乳牙的組織結構特點
乳牙釉質(zhì)、牙本質(zhì)厚度薄(1/2),有機含量高,礦化程度差、硬度低、化學反應性活潑→→齲病進展快,易磨耗,易切削
乳牙牙髓疏松,細胞豐富、膠原纖維少→→感染易擴散
神經(jīng)分布稀疏,多為無髓鞘神經(jīng)→→感覺不敏感,牙髓炎癥不典型
¤牙根吸收達1/2時,冠髓尚屬正常,根髓近吸收處,牙髓細胞減少,纖維增多,成牙本質(zhì)細胞變性、消失
乳牙牙根穩(wěn)定期Stationary phase:自乳牙根形成至牙根開始吸收這一時期稱乳牙根穩(wěn)定期。這是臨床上牙髓治療和根管治療最有利的時期。
乳牙牙根吸收呈間斷性,有活動期和靜止期。乳前牙牙根的吸收(開始于與繼承恒牙相近的舌側面根尖1/3,牙根橫向吸收),乳磨牙牙根的吸收(自根分叉的內(nèi)側面開始,斜面狀吸收,各牙根非同時,同樣程度地吸收,下頜乳磨牙多為遠中根比近中根先吸收,上頜乳磨牙頰側遠中根和腭根比頰側近中根易吸收),如果繼承恒牙先天缺失,乳牙牙根的吸收仍可發(fā)生,但吸收緩慢,脫落較晚。
乳牙的重要作用:(1)有利于兒童的生長發(fā)育(2)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乳牙的存在為繼承恒牙的萌出預留間隙;乳牙對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誘導作用(3)輔助發(fā)音(4)有利于美觀及心理健康
年輕恒牙(young permanent teeth):是指雖已萌出,但未達合平面;在形態(tài)、結構上尚未完全形成和成熟的恒牙,稱為年輕恒牙。 恒牙一般在牙根形成2/3左右時開始萌出,萌出后2-3年牙根才達到應有的長度,3-5年根尖才發(fā)育完成。
年輕恒牙的解剖特點及臨床意義
(1)牙冠高度低,牙根未完全形成,根尖孔漏斗狀,髓腔寬大,根管壁薄→→保髓,使牙根正常發(fā)育
(2)年輕恒牙萌出不久,磨耗少,窩溝明顯→→著重窩溝齲的預防
(3)釉質(zhì)薄,礦化程度低,溶解度高,滲透性強→→年輕恒牙齲蝕發(fā)展快多為急性齲 釉質(zhì)羥磷灰石易于與氟結合→→局部涂氟有較好防齲效果
(4)無繼發(fā)性牙本質(zhì);牙本質(zhì)小管比成熟恒牙粗大,管周牙本質(zhì)和管間牙本質(zhì)礦化程度低,制備牙體時較敏感。
(5)牙髓:未分化間葉細胞較多,纖維成分少,牙髓血管豐富,生活力旺盛,抗病、修復能力強,有利于控制感染、消除炎癥→→臨床保髓;另牙髓活力強,炎癥容易被局限呈慢性過程;又因牙髓組織疏松,根尖孔大、血運豐富,感染易擴散→→應及時治療。
(6)成熟現(xiàn)象post eruptive maturation:年輕恒牙萌出后,表現(xiàn)為鈣、磷、氟和氯的含量增加,CO32-減少,釉質(zhì)滲透性減低,有機質(zhì)含量減少,硬度抗酸性增強,羥磷灰石結晶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