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根據(jù)陰陽屬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屬于陰中之陰的是:
A. 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根據(jù)陰陽屬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屬于陽中之陰的是:
A. 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根據(jù)陰陽屬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屬于陰中之陽的是:
A. 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E.以上均非
23.可用陰陽互根互用來解釋的是:
A. 陽勝則陰病
B.陽病治陰
C.陰損及陽
D.重陰必陽
E.陰虛則陽亢
24. “陽病治陰 ”的方法適用于下列何證:
A. 陽損及陰
B.陽盛傷陰
C.陰虛陽亢
D.陽氣暴脫
E.陽虛陰盛
25. “陰病治陽 ”的方法適用于下列何證:
A. 陰勝陽虛
B.陽勝陰虛
C.陰虛陽亢
D.陽虛陰盛
E.陰陽兩虛
26.以補陰藥為主,適當配伍補陽藥的治療方法屬于:
A. 陰中求陽
B.陽中求陰C.陰病治陽
D.,陽病治陰
E.以上均不是
27.把“脾”歸屬土,主要采用的是何歸類法:
A. 取象比類法
B.推演絡(luò)繹法
C.以表知里法
D.試探法
E.反證法
28. “亢則害,承乃制 ”說明五行間的:
A. 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
29.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從五行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看,其所指內(nèi)容是:
A. 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
30.脾病傳腎屬于:A. 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31.屬于 “子病犯母 ”的是:
A. 脾病及肺
B.脾病及腎
C.肝病及腎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腎
32.據(jù)五行相生規(guī)律確立的治法是:
A. 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瀉南補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
33. “瀉南補北 ”法適用于:
A. 腎陰虛而相火妄動
B.心陰虛而心陽亢
C.腎陰虛而心火旺
D.腎陰虛而肝陽E.腎陽虛而心火越
34.屬中醫(yī)學一般思維方法的是:
A. 整體觀念
B.陰陽學說
C.五行學說
D.精氣學說
E.比較、演繹、類比
35.五官中的 “舌”屬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種歸類方法:
A. 比較
B.演繹
C.類比
D.以表知里
E.反證
36.從一般到個別的思維方法屬于:
A. 比較
B.類比
C.演繹
D.以表知里
E.試探
37.考查對象之間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在方法學上屬于:
A. 比較
B.演繹C.類比
D.反證
E.試探
(二) B 型題
A. 精氣學說
B.比較、演繹、類比
C.診斷方法
D.治療方法
E.預(yù)防方法
1.屬中醫(yī)學一般思維方法的是:
2.屬中醫(yī)學哲學方法的是:
A. 寒者熱之
B.熱者寒之
C.陽病治陰
D.陰病治陽
E.滋陰扶陽
3.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指的是:
4.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指的是:
A. 陰陽的運動
B.陰陽的交感
C.陰陽的制約
D.陰陽的互根E.陰陽的平衡
5.萬物發(fā)生和變化的根源是:
6.實現(xiàn)陰陽交感的基礎(chǔ)是:
A. 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7.肝火犯肺屬于:
8.肝氣犯脾屬于:
A. 益火補土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
9.以泄肝健脾法治療肝旺脾虛證的治法稱:
10.以溫腎陽的方法而補脾陽的治法是:
11.滋養(yǎng)肺腎法稱:
A. 比較法
B.類比法
C.演繹法
D.以表知里E.反證法
12.患者四肢震顫、抽搐,診斷為風邪為患,此采用的是:
13.患者唇、舌青紫,診斷為血瘀,此采用的是:
A. 反證法
B.試探法
C.司外揣內(nèi)
D.比較
E.類比
14.中醫(yī)古代醫(yī)籍中的 “消息法 ”屬于:
15.診斷性治療屬于:
答案:
(一) A 型題
1.E
2.D
3.C
4.D
5.A
6.B
7.C
8.B
9.E
10.D
11.B
12.B
13.E
14.C
15.C
16.D
17.A
18.D
19.E
20.C
21.B
22.B
23.C
24.C
25.D
26.B
27.A
28.E
29.C
30.C
31.C
32.A
33.C
34.E
35.B
36.C
37.A
(二) B 型題
1.B
2.A
3.D
4.C
5.B
6.A
7.D
8.C
9.D
10.A
11.E
12.B
13.C
14.B
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