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
1、足三陽經的循行規(guī)律是
A、從胸走手
B、從足走頭
C、從頭走足
D、從足走胸
E、從胸走足
2、對奇經八脈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陽維脈總督六陽
B、陽蹺脈調節(jié)肢體運動
C、沖脈涵蓄十二經氣血
D、任脈總任六陰經
E、蹺脈司眼瞼開合
3、被稱為“十二經之!钡氖
A、任脈
B、沖脈
C、督脈
D、帶脈
E、陰維脈
4、被稱為“陰脈之!钡氖
A、任脈
B、沖脈
C、帶脈
D、陰脈
E、陰維脈
5、被稱為“陽脈之!钡氖
A、帶脈
B、督脈
C、沖脈
D、陽維脈
E、陽脈
6、十二經脈的別絡從本經分出的部位是
A、腕踝關節(jié)以下
B、肘膝關節(jié)以下
C、肘膝關節(jié)以上
D、肩關節(jié)、髀樞周圍
E、四肢末端的指、趾部
7、十五絡脈指十二經脈之別絡,以及
A、帶脈之絡、沖脈之絡、脾之大絡
B、帶脈之絡、沖脈之絡、胃之大絡
C、任脈絡、督脈絡、脾之大絡
D、任脈絡、督脈絡、胃之大絡
E、任脈絡、督脈絡、沖脈之絡
8、下列各項中,論述錯誤的是
A、任脈別絡散布于腹部
B、督脈別絡散布于頭部
C、脾之大絡散布于全身
D、大腸經之絡脈走向肺經
E、心經絡脈走向小腸經
9、分別屬于六臟,分布于上肢內側和胸腹。具有此分布規(guī)律特點的是
A、奇經八脈
B、手三陰經
C、手三陽經
D、足三陰經
E、足三陽經
10、足三陽經在下肢的分布規(guī)律是
A、太陽在前,陽明在中,少陽在后
B、太陽在前,少陽在中,陽明在后
C、少陽在前,太陽在中,陽明在后
D、陽明在前,太陽在中,少陽在后
E、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后
11、手足三陰經在四肢肘膝關節(jié)以上的分布規(guī)律是
A、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B、太陰在前,少陰在中,厥陰在后
C、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
D、少陰在前,厥陰在中,太陰在后
E、厥陰在前,少陰在中,太陰在后
12、以下哪組經脈不屬于表里關系
A、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
B、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
C、手少陰心經、手少陽三焦經
D、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
E、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
13、相表里的陰經與陽經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心中
B、胸中
C、腹中
D、頭面部
E、手足末端
14、同名的陽經與陽經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胸中
B、腹中
C、心中
D、頭面部
E、肘膝部
15、相互銜接的陰經與陰經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頭面部
B、肘膝部
C、胸中
D、心中
E、手足末端
16、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少陽膽經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A、鼻旁
B、目外眥
C、目內眥
D、無名指端
E、足小趾端
二、B
1、A.頭面部
B.胸中
C.心中
D.腹中
E.手足末端
<1> 、同名的陽經與陽經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2> 、相互銜接的陰經與陰經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2、A.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
B.少陰在前、厥陰在中、太陰在后
C.厥陰在前、少陰在中、太陰在后
D.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E.太陰在前、少陰在中、厥陰在后
<1> 、足三陰經在內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規(guī)律是
A B C D E
<2> 、足三陰經在內踝上8寸以上肢體部的分布規(guī)律是
A B C D E
3、A.從胸走手
B.從手走胸
C.從手走頭
D.從頭走足
E.從胸腹走足
<1> 、手三陰的循行走向規(guī)律是
A B C D E
<2> 、足三陽經的循行走向規(guī)律是
A B C D E
4、A.手小指端
B.無名指端
C.足小趾端
D.足大趾內端
E.足大趾外端
<1> 、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2> 、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的交接部位是
A B C D E
5、A.任脈
B.沖脈
C.帶脈
D.陰脈
E.陰維脈
<1> 、具有調節(jié)全身陰經經氣作用的是
A B C D E
<2> 、具有維系六陰經作用的是
A B C D E
6、A.調節(jié)全身陰經經氣
B.涵蓄十二經氣血
C.調節(jié)六陰經經氣
D.調節(jié)肢體運動
E.約束縱行軀干的諸條經脈
<1> 、帶脈的功能是
A B C D E
<2> 、沖脈的功能是
A B C D E
7、A.手少陽三焦經
B.十二經筋
C.十二皮部
D.十五絡脈
E.陰維脈
<1> 、屬于奇經的是
A B C D E
<2> 、屬于正經的是
A B C D E
8、A.從鳩尾分出散布于背部
B.從鳩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C.從鳩尾分出散布于胸部
D.從長強分出散布于頭部
E.從長強分出散布于腹部
<1> 、任脈別絡的分布是
A B C D E
<2> 、督脈別絡的分布是
A B C D E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