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單元 頭針、耳針
一、A1
1、額中線的定位是,在頭前部
A、從上星穴向前引一條長1寸的線
B、從上星穴向后引一條長1寸的線
C、從神庭穴向前引一條長1寸的線
D、從神庭穴向后引一條長1寸的線
E、從眉沖穴向后引一條長1寸的線
2、頂旁1線的定位是:在頭頂部,督脈旁開1.5寸
A、從承光穴向后引一條長1.5寸的線
B、從通天穴向后引一條長1.5寸的線
C、從絡卻穴向后引一條長1.5寸的線
D、從承光穴向后引一條長1寸的線
E、從通天穴向后引一條長1寸的線
3、治療周圍性面癱,應選擇的頭穴線是
A、頂顳前斜線
B、頂顳后斜線
C、頂旁2線
D、顳前線
E、顳后線
4、位于耳屏游離緣下部尖端,即耳屏2區(qū)后緣處的耳穴是
A、屏尖
B、屏間前
C、腎上腺
D、下屏
E、外耳
5、位于在屏間切跡內,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區(qū)的耳穴是
A、肺
B、三焦
C、皮質下
D、內分泌
E、氣管
6、位于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區(qū)的耳穴是
A、舌
B、頜
C、牙
D、眼
E、內耳
7、耳穴風溪主治
A、指、腕部疼痛
B、咳嗽、胸悶、便秘
C、蕁麻疹、過敏性鼻炎
D、健忘、神經(jīng)衰弱
E、聲音嘶啞、失語
8、下列哪項不是耳針的選穴原則
A、按相應部位選穴
B、按臟腑辨證選穴
C、按經(jīng)絡辨證選穴
D、按標本根結理論選穴
E、按西醫(yī)學理論選穴
二、B
1、A.顳前線
B.顳后線
C.額中線
D.頂中線
E.頂顳后斜線
<1> 、在頭的顳部,膽經(jīng)頷厭穴與懸厘穴的連線是標準頭穴線
A B C D E
<2> 、在頭前部,從督脈神庭穴向前引一條長1寸的直線,是標準頭穴線
A B C D E
2、A.發(fā)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
B.呃逆、蕁麻疹、皮膚瘙癢癥
C.胃腸痙攣、心絞痛、膽絞痛
D.腹瀉、痛經(jīng)、失眠
E.盆腔炎、附件炎、痛經(jīng)
<1> 、耳穴“耳尖”的主治病證是
A B C D E
<2> 、耳穴“交感”的主治病證是
A B C D E
3、A.休克、低血壓、風濕性關節(jié)炎
B.胃腸痙攣、心絞痛、膽絞痛
C.盆腔炎、附件炎、痛經(jīng)
D.失眠、高血壓、戒斷綜合征
E.發(fā)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
<1> 、耳穴“神門”的主治病證是
A B C D E
<2> 、耳穴“腎上腺”的主治病證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額中線
【部位】在頭前部,從督脈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線,長1寸。
【主治】癲癇、精神失常、鼻病等。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頂旁1線
【部位】在頭頂部,督脈旁1.5寸,從膀胱經(jīng)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線,長1.5寸。
【主治】腰腿病證,如癱瘓、麻木、疼痛等。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顳前線
【部位】在頭的顳部,從膽經(jīng)頷厭穴至懸厘穴的連線。
【主治】偏頭痛、運動性失語、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和口腔疾病。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腎上腺
【部位】在耳屏游離緣下部尖端,即耳屏2區(qū)后緣處。
【主治】低血壓、風濕性關節(jié)炎、腮腺炎、鏈霉素中毒、眩暈、哮喘、休克。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內分泌
【部位】在屏間切跡內,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區(qū)。
【主治】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更年期綜合征、痤瘡、間日瘧、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癥。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眼
【部位】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區(qū)。
【主治】急性結膜炎、電光性眼炎、麥粒腫、假性近視。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風溪
【部位】在耳輪結節(jié)前方,指區(qū)與腕區(qū)之間,即耳舟1區(qū)、2 區(qū)交界處。
【主治】蕁麻疹、皮膚瘙癢癥、過敏性鼻炎。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耳針選穴原則
1.按相應部位選穴 當機體患病時,在耳郭的相應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點,它便是本病的首選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等。
2.按臟腑辨證選穴 根據(jù)臟腑學說的理論,按各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應進行辨證取穴。如脫發(fā)取“腎”穴,皮膚病取“肺”、“大腸”穴等。
3.按經(jīng)絡辨證選穴 即根據(jù)十二經(jīng)脈循行和其病候選取穴位。如坐骨神經(jīng)痛取“膀胱”或“胰膽”穴,牙痛取“大腸”穴等。
4.按西醫(yī)學理論選穴 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據(jù)西醫(yī)學理論命名的,如“交感”、“‘腎上腺”、“內分泌”等。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與西醫(yī)學理論一致,故在選穴時應考慮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腎上腺”穴。
5.按臨床經(jīng)驗選穴 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有些耳穴具有治療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療腰腿痛。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二、B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顳前線
【部位】在頭的顳部,從膽經(jīng)頷厭穴至懸厘穴的連線。
【主治】偏頭痛、運動性失語、周圍性面神經(jīng)麻痹和口腔疾病。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額中線
【部位】在頭前部,從督脈神庭穴向前引一直線,長1寸。
【主治】癲癇、精神失常、鼻病等。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耳尖
【部位】在耳郭向前對折的上部尖端處,即耳輪6區(qū)、7區(qū)交界處。
【主治】發(fā)熱、高血壓、急性結膜炎、麥粒腫、牙痛、失眠。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交感
【部位】在對耳輪下腳末端與耳輪內緣相交處,即對耳輪6區(qū)前端
【主治】胃腸痙攣、心絞痛、膽絞痛、輸尿管結石、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神門
【部位】在三角窩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窩4區(qū)。
【主治】失眠、多夢、戒斷綜合征、癲癇、高血壓、神經(jīng)衰弱。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腎上腺
【部位】在耳屏游離緣下部尖端,即耳屏2區(qū)后緣處。
【主治】低血壓、風濕性關節(jié)炎、腮腺炎、鏈霉素中毒、眩暈、哮喘、休克。
【該題針對“頭針、耳針”知識點進行考核】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19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