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
1、 下列除哪項外,均屬于中醫(yī)整體觀念的內容( )
A.人體是有機的整體
B.自然界是一個整體
C.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D.人體的結構互相聯(lián)系
E.人和自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性
標準答案: b
解 析: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有機整體,人體的結構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人體的各種功能互相協(xié)調,彼此為用;人體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重視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關注自然環(huán)境對人體的影響;認為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人影響社會,社會的變動對人體也發(fā)生影響。
2、 下列除哪項外,均是辨證論治概念的內容( )
A.是中醫(yī)學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B.是中醫(y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
C.是中醫(y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D.是中西醫(yī)結合分析處理疾病的橋梁
E.是中醫(y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
標準答案: b
解 析:人體臟腑和組織、器官之間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tǒng)的聯(lián)系,六腑、五體、九竅等全身各個部分構成有機的整體,并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來完成機體統(tǒng)一的功能活動。
3、 下列除哪項外,均為氣化的形式( )
A.氣與形之間的轉化
B.氣與氣之間的轉化
C.形與形之間的轉化
D.內與外之間的變化
E.有形之體自身不斷更新變化
標準答案: d
解 析:氣化,指氣的運動產生宇宙各種變化的過程。氣化的形式主要有:①氣與形之間的轉化;②形與形之間的轉化;③氣與氣之間的轉化;④有形之體自身的不斷更新變化。
4、 精氣學說最早見于( )
A.《國語》
B.《周易》與《管子》
C.《道德經》
D.《素問》與《靈樞》
E.《莊子》與《荀子》
標準答案: b
解 析:古代精氣學說的形成根源于“水地說”的出現(xiàn),其對中醫(yī)學精理論的建立,也產生一定影響。水,即精,水生萬物對兩性相合產生生命有啟示作用。如《管子·水地》曰:
“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
5、 氣的運動產生宇宙各種變化的過程稱為( )
A.生化
B.氣化
C.運化
D.變化
E.消化
標準答案: b
解 析:
6、 古代精氣學說的形成根源于( )
A.元氣說
B.水地說
C.五材說
D.五方說
E.五行說
標準答案: b
解 析:
7、 使萬物得以相互感應的氣是( )
A.水氣
B.陽氣
C.風氣
D.精氣
E.榮氣
標準答案: d
解 析:精氣是天地萬物生成的本原,可為天地萬物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質。精氣的中介作用一般體現(xiàn)于維系著天地萬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萬物得以相互感應。
8、 下列各項中,屬于母病及子的是
A.心病及肝
B.肝病及腎
C.肺病及心
D.肺病及腎
E.脾病及腎
標準答案: d
解 析:
9、 《內經》所謂陰陽屬性的征兆是
A.寒熱
B.上下
C.水火
D.晦明
E.動靜
標準答案: c
解 析:
10、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法,最適于治療的是
A.陰盛則寒之證
B.陰虛則熱之證
C.陰盛傷陽之證
D.陰損及陽之證
E.陽損及陰之證
標準答案: b
解 析:
11、 五臟中,稱為“水臟”的是
A.肝
B.肺
C.脾
D.心
E.腎
標準答案: e
解 析:
12、 輔助心臟,對血液具有推動和調節(jié)作用的是
A.胃的生理功能
B.肺的生理功能
C.脾的生理功能
D.肝的生理功能
E.腎的生理功能
標準答案: b
解 析:
13、 下列關于五臟外合五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心合脈
B.肝合爪
C.脾合骨
D.肺合肉
E.腎合皮
標準答案: a
解 析:
14、 被稱為“髓!钡氖
A.髓
B.腦
C.骨
D.脈
E.膽
標準答案: b
解 析:
15、 “孤府”所指的是
A.三焦
B.胃
C.小腸
D.脾
E.大腸
標準答案: a
解 析:
16、 臟腑中有“主津”作用的是
A.脾
B.胃
C.大腸
D.小腸
E.三焦
標準答案: c
解 析:
17、 依據《素問·宣明五氣篇》理論,久臥易傷及的是
A.氣
B.血
C.肉
D.精
E.筋
標準答案: a
解 析:
18、 手厥陰心包經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A.外側前緣
B.內側中線
C.外側后緣
D.內側前緣
E.外側中線
標準答案: b
解 析:
19、 按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肝經向下流注的經脈是
A.膀胱經
B.膽經
C.三焦經
D.心經
E.肺經
標準答案: e
解 析:
20、 七情刺激影響臟腑氣機,導致氣緩的是
A.悲
B.怒
C.喜
D.恐
E.驚
標準答案: c
解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