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腎系疾病
|
水腫 |
淋證 |
癃閉 |
癥狀 |
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則全身浮腫 |
小便頻數(shù)短澀,淋漓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 |
小便量少,排尿困難(癃),甚則小便閉塞不通(閉) |
病位 |
肺、脾、腎,關(guān)鍵在腎 |
膀胱與腎 |
膀胱與腎 |
病機 |
肺失通調(diào)、脾失傳輸、腎失開闔,三焦氣化不利 |
濕熱蘊結(jié)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 |
膀胱氣化失利 |
病理因素 |
風邪、水濕、瘡毒、瘀血 |
濕熱 |
濕熱、熱毒、氣滯、痰瘀 |
例題: | |
|
『正確答案』C |
水腫的治則
發(fā)汗、利小便、瀉下逐水
(1)上下分治:腰以上發(fā)汗,腰以下利小便。
(2)陰陽異治:陰水扶正、溫脾腎。陽水發(fā)汗、利小便,攻逐水飲。
(3)活血化瘀:“血不利則為水”。
水腫的鑒別診斷
水腫的陽水與陰水
|
陽水 |
陰水 |
病因 |
風邪、瘡毒、水濕 |
飲食勞倦,臟腑虧損 |
發(fā)病 |
較急,病程較短 |
緩慢,病程較長 |
病性 |
屬表、屬實、屬熱 |
屬里、屬虛或虛實夾雜 |
水腫特點 |
由面目開始,自上由下,繼及全身,腫處皮膚繃緊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熱等表證 |
腫多由足踝開始,自下而上,繼及全身,腫處皮膚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復,甚則按之如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