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 脈 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
腧穴名 |
特定穴 |
定位 |
主治 |
腰陽關(guān) |
|
后正中線,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腰骶痛,下肢痿痹;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遺精、陽痿。 |
命門 |
|
后正中線,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
溫陽要穴。腰脊強痛,下肢痿痹;遺精、陽痿、不育等男性腎陽不足病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痛經(jīng)、不孕等婦科;小腹冷痛,腹瀉。 |
至陽 |
|
后正中線,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
解剖位置:腰背疼痛,脊強; 特殊主治:黃疸、胸脅脹滿等肝膽病證;咳嗽、氣喘。 |
大椎 |
督脈與手足六陽經(jīng)交會穴 |
后正中線,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
項強,脊痛;熱病、瘧疾、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等外感病證;骨蒸潮熱;癲狂癇證、小兒驚風等神志病證;風疹,痤瘡。 2007-71大椎、曲池及十宣都可治療的病證是:熱病。 |
啞門 |
|
后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 |
癲狂癇;頭痛項強;暴喑,舌強不語。 【操作】2008-79用毫針刺風府穴(或啞門穴)的正確操作室:正坐位,頭微前傾,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 |
風府 |
|
后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 |
祛風要穴。中風、癲狂癇、癔病等內(nèi)風為患神志病證;頭痛、眩暈、頸項強痛、咽喉腫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內(nèi)、外風為患病證。 |
百會 |
|
后發(fā)際正中直上7寸 |
頭痛、眩暈、耳鳴等頭面病證;中風、癲狂、不寐等神志病;脫肛、陰挺、胃下垂、腎下垂等下陷性病證。 【2010-77平刺】 |
神庭 |
|
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 |
癲癇、失眠、驚悸等神志;頭痛、眩暈、目赤、鼻淵等頭面五官病證。 |
水溝 (人中) |
|
在人中溝的上1/3與下2/3交點處 |
昏迷、中風、中暑、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癥,為急救要穴;癔癥、癲狂癇、急慢驚風等神志。槐侨、口歪、齒痛等面鼻口病證;閃挫腰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