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食管癌癌腫呈環(huán)形生長,阻塞癥狀出現(xiàn)早的是
A.潰瘍型
B.縮窄型
C.髓質(zhì)型
D.腔內(nèi)型
E.蕈傘型
[答案]B
2[.單選題]食管癌癌腫浸潤管壁各層及全周,惡性程度高的是
A.潰瘍型
B.縮窄型
C.髓質(zhì)型
D.腔內(nèi)型
E.蕈傘型
[答案]C
[解析](一)組織學特征:食管癌發(fā)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基底細胞,絕大多數(shù)是鱗狀上皮癌(95%),腺癌起源于食管者甚為少見,多位于食管末端。賁門癌多為腺癌,也可延伸侵入食管。(二)臨床病理分型(1)早期食管癌(按肉眼或內(nèi)鏡所見):分為隱伏型(充血型)、糜爛型、斑塊型和乳頭型。其中斑塊型最多見,癌細胞分化較好;糜爛型次之,癌細胞分化較差;隱伏型是食管癌最早期的表現(xiàn),多為原位癌;乳頭型病變較晚,但癌細胞分化一般較好。(2)中晚期食管癌(按病理形態(tài))1)髓質(zhì)型:癌組織在食管壁內(nèi)彌漫浸潤,使管壁明顯增厚并向腔內(nèi)外擴展,癌瘤的上下端邊緣呈坡狀隆起;多數(shù)累及食管周徑的全部或絕大部分;切面呈灰白色,為均勻致密的實體腫塊。2)蕈傘型:瘤體呈卵圓形扁平腫塊狀,向腔內(nèi)呈蘑菇樣突起,故名蕈傘。隆起的邊緣與其周圍的黏膜境界清楚,瘤體表面多有淺表潰瘍,其底部凹凸不平。3)潰瘍型:瘤體的表面呈深陷而邊緣清楚的潰瘍;潰瘍的大小和外形不一,邊緣不整齊,深達肌層,阻塞程度較輕。4)縮窄型(即硬化型):瘤體在食管壁內(nèi)彌漫浸潤,常累及食管壁全周,形成明顯的環(huán)行狹窄,較早出現(xiàn)阻塞。2011年“食管癌規(guī)范化診治指南(試行)”增加腔內(nèi)型。
3[.單選題]對球后潰瘍的正確描述是
A.多發(fā)生在距幽門2~3cm以后
B.指十二指腸球部后壁潰瘍
C.易并發(fā)出血
D.臨床癥狀多不明顯
E.內(nèi)科治療效果好
[答案]C
[解析]十二指腸球部以下的潰瘍稱為球后潰瘍,多發(fā)生在十二指腸乳頭近側,具有十二指腸潰瘍的特點,但夜間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見,對藥物治療反映較差,交易并發(fā)出血。
4[.單選題]下列術式中哪種最易發(fā)生吻合口潰瘍
A.畢Ⅰ式胃切除術
B.畢Ⅱ式胃切除術
C.胃空腸吻合術
D.全胃切除術
E.選擇性迷走神經(jīng)切斷加胃竇切除術
[答案]C
[解析]胃空腸吻合術與畢Ⅱ式胃切除術的區(qū)別:從概念上看,做一個比喻,汽車(畢Ⅱ式胃切除術)都有車輪(胃空腸吻合術),但有車輪的不一定只有汽車。胃空腸吻合術:一般作結腸前胃空腸吻合術。這一手術操作簡便,需時較短,適用于不能切除的胃幽門部腫瘤和不能耐受切除術的潰瘍病幽門梗阻病人。胃空腸吻合術此術式?jīng)]有消除潰瘍發(fā)生的部位以及減少胃酸分泌,因此仍可能發(fā)生潰瘍。
5[.單選題]淺表性胃炎的病理,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粘膜充血,水腫或伴有滲出液
B.少數(shù)有糜爛及出血
C.胃腺體部分消失
D.粘膜有淋巴細胞,炎細胞浸潤
E.某些呈疣狀胃炎的表現(xiàn)
[答案]C
6[.單選題]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病理改變中屬癌前病變的是
A.明顯腸上皮化生
B.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C.胃小凹上皮增生
D.假幽門腺化生
E.假幽門腺化生伴腸上皮化生
[答案]B
[解析]非典型性增生是癌前病變的形態(tài)學改變。指增生的上皮細胞形態(tài)和結構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異型性,但還不足以診斷為癌。表現(xiàn)為增生的細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漿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見病理性核分裂;細胞層次增多、排列較亂,極性消失。非典型性增生多發(fā)生于鱗狀上皮,也可發(fā)生于腺上皮。鱗狀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根據(jù)其異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圍可分為輕、中、重度三級。輕、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別累及上皮層下部的1/3和2/3),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復正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層下部超過2/3尚未達全層)則很難逆轉(zhuǎn),常轉(zhuǎn)變?yōu)榘。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變?/p>
7[.單選題]男性,35歲,胃潰瘍史5年,3月來上腹無規(guī)律疼,進食后顯著。鋇透:胃粘膜增粗,紊亂,胃竇見1.0cm×1.5cm龕影。如BP為8/6kPa,脈搏110次/分。煩躁,出汗,首選的處理是
A.快速輸血
B.口服去甲腎上腺素
C.快速輸鹽水
D.快速輸葡萄糖
E.肌注立止血
[答案]C
[解析]患者出現(xiàn)血壓下降,為8/6kPa,脈搏110次/分。煩躁,出汗等臨床表現(xiàn),提示患者有休克,此時應首先積極抗休克治療,首先行擴容治療。擴容時應該首先應用晶體液,后用膠體液,因此在本題的幾個選項中只有鹽水最為合適。故該題選C。
8[.單選題]男性,35歲,胃潰瘍史5年,3月來上腹無規(guī)律疼,進食后顯著。鋇透:胃粘膜增粗,紊亂,胃竇見1.0cm×1.5cm龕影。哪種病情需緊急手術
A.穿透性潰瘍
B.并幽門梗阻
C.胃潰瘍可疑癌變
D.大出血停止后不到1日,又有大出血
E.反復上消化道出血,現(xiàn)又排柏油便
[答案]D
[解析]請注意急診2個字,E是手術指證,但不需要急診,立即手術,D由于患者反復出血,內(nèi)科保守不佳,需要手術急診止血。
9[.單選題]女性,31歲,上腹疼2年,疼痛發(fā)作與情緒、飲食有關。查體:上腹部輕壓痛,胃鏡:胃竇皺襞平坦,透見粘膜下血管分布,此病例可診斷為
A.消化性潰瘍
B.胃粘膜脫垂癥
C.慢性淺表性胃炎
D.胃癌
E.慢性萎縮性胃炎
[答案]E
[解析]這道題選E,胃鏡已經(jīng)明確沒有看到潰瘍病灶,因此不選A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發(fā)生了萎縮性改變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腸上皮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鏡檢查可見胃黏膜變薄,皺襞變淺或消失,黏膜下血管可見。黏膜呈灰色或灰綠色,表面呈細顆粒狀,偶有出血及糜爛。因此選E以上幾種疾病在胃鏡下的表現(xiàn)消化性潰瘍:呈現(xiàn)圓形或卵圓形,偶爾也呈現(xiàn)線狀,邊緣光滑,局部充滿灰黃色或白色,周圍粘膜可有充血,水腫,有時見皺襞向潰瘍集中。慢性萎縮性胃炎:黏膜多呈現(xiàn)蒼白色或灰白色,彌漫性或呈現(xiàn)灶性分布,也可有紅白相間,以白為主,皺襞變細而平坦,外觀黏膜薄而可透見紫藍色血管紋;黏液湖縮小或干枯;慢性淺表性胃炎:黏膜充血,色澤較紅,還可有粘膜水腫,兩者共存呈現(xiàn)紅白相間,以紅為主,粘液分泌增多,表面常見白色滲出物,有時可見出血點和少量糜爛。胃癌:鏡下早期胃癌可呈現(xiàn)一片變色的粘膜,或局部粘膜呈現(xiàn)顆粒狀粗燥不平,或呈現(xiàn)輕度隆起或凹陷,或有僵直感,不柔軟;進展性胃癌表現(xiàn)為凹凸不平表面污穢的腫塊,常見滲血及潰瘍,或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較大潰瘍,其底部為穢苔所覆蓋,可見滲血,潰瘍邊緣常呈現(xiàn)結節(jié)狀隆起,無聚合皺襞,病變無蠕動。胃粘膜脫垂癥:當胃竇部收縮時,胃黏膜隨蠕動經(jīng)幽門進入十二指腸,舒張時,脫垂的胃竇部黏膜可自幽門以下回復至胃腔。
10[.單選題]急性糜爛性胃炎的確診應主要依據(jù)
A.X線胃腸鋇餐檢查
B.胃液分析
C.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xiàn)
D.急診胃鏡檢查
E.腹部B超
[答案]D
[解析]急性糜爛性胃炎確診依賴急診胃鏡檢查。內(nèi)鏡可見以彌漫分布的多發(fā)性糜爛、出血和淺表性潰瘍?yōu)樘卣鞯奈葛つげ∽。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