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單元 腹外疝
一、A1
1、發(fā)病率最高的小兒腹股溝疝為
A、右側腹股溝斜疝
B、雙側腹股溝斜疝
C、雙側腹股溝直疝
D、單側腹股溝直疝
E、左側腹股溝斜疝
2、疝囊壁的一部分為腹內容物時稱
A、易復性疝
B、滑動性疝
C、Littre疝
D、Richter疝
E、Maydl疝
3、腹股溝管外環(huán)位于哪層組織上
A、腹外斜肌腱膜
B、皮下淺筋膜
C、腹橫筋膜
D、腹橫肌
E、腹內斜肌
4、關于股管的解剖,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股環(huán)內緣為腹壁下動脈,外緣為腹外斜肌弓狀緣
B、股管下口為卵圓窩
C、股管是一個狹長的漏斗形間隙,有上、下兩口
D、股管上口稱為股環(huán)
E、股環(huán)前緣為腹股溝韌帶,后緣為恥骨梳韌帶
5、腹股溝直疝發(fā)生主要的解剖病理基礎是
A、腹內斜肌弓狀下緣位置偏高
B、腹股溝韌帶薄弱
C、腹內斜肌薄弱
D、腹橫筋膜薄弱
E、凹間韌帶薄弱
6、關于腹股溝管的解剖哪項是錯誤的
A、內口即內環(huán),是腹橫筋膜的裂隙
B、上壁為腹外斜肌弓狀緣
C、下壁為腹股溝韌帶和陷凹韌帶
D、后壁是腹橫筋膜及腹膜
E、男性內有精索,女性有子宮圓韌帶
7、臨床上老年男性最常見的腹外疝是
A、腹股溝斜疝
B、股疝
C、臍疝
D、腹股溝直疝
E、白線疝
8、鑒別腹股溝斜疝或直疝最有意義的體征是
A、疝塊的形狀
B、疝塊是否進入疝囊
C、還納疝內容物后,壓住內環(huán),增加腹壓時,疝內容物是否脫出
D、疝內容的質地
E、單側或雙側
9、以下對難復性腹外疝的描述,正確的是
A、疝內容物回納時有疼痛
B、疝內容物因與疝囊粘連還納困難
C、疝內容物還納很慢
D、疝內容物血運障礙
E、疝體積較大
10、下列哪項不是股疝的常見特點
A、多見于中老年婦女
B、疝塊較小
C、疝塊呈半球形
D、咳嗽沖擊感明顯
E、易嵌頓、易絞窄
11、最容易引起嵌頓的疝是
A、切口疝
B、股疝
C、臍疝
D、腹股溝直疝
E、腹股溝的斜疝
12、構成腹股溝管前壁的組織結構是
A、腹橫肌
B、腹橫筋膜
C、腹股溝韌帶
D、腔隙韌帶
E、腹外斜肌腱膜
13、腹股溝內環(huán)體表投影的部位應在
A、腹股溝韌帶中點
B、恥骨結節(jié)的外側
C、腫塊隆起最明顯處
D、腹股溝韌帶中點上方2厘米
E、髂前上棘的內側
14、腹股溝管的內環(huán)是指
A、腹膜的卵圓形裂隙
B、腹橫筋膜的卵圓形裂隙
C、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
D、聯(lián)合肌腱下方的薄弱部分
E、腹內斜肌的卵圓形裂隙
15、滑動疝最易發(fā)生的部位是
A、外傷處
B、小網膜孔
C、臍血管穿過的臍環(huán)
D、髂窩區(qū)后腹膜與后腹壁結合處
E、愈合不良的手術切口
16、直疝三角的三邊是
A、腹壁下動脈、聯(lián)合腱和腹股溝韌帶
B、聯(lián)合腱、腹直肌外緣和恥骨梳韌帶
C、聯(lián)合腱、腹股溝韌帶和腹直肌外緣
D、腹壁下動脈、腹直肌外緣和腹股溝韌帶
E、腹壁下動脈、腹直肌外緣和恥骨梳韌帶
17、發(fā)生切口疝最主要的病因是
A、腹部手術切口為縱形切口
B、切口過長,縫合不夠嚴密,對合差
C、引流物放置過久
D、切口發(fā)生感染
E、病人術后腹脹
18、嵌頓性疝與絞窄性疝的根本區(qū)別是
A、腸壁動脈血流障礙
B、腸壁靜脈血流障礙
C、疝囊內有滲液積累
D、疝塊迅速增大
E、發(fā)生急性機械性腸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