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氨基酸中能轉化生成兒茶酚胺的是
色氨酸
蛋氨酸
脯氨酸
酪氨酸
天冬氨酸
正確答案:D
2
衣原體與細菌的不同點是.
A.有細胞壁,可用革蘭染色法染色
B.有核糖體
C.對多種抗生素敏感
D.有獨特發(fā)育周期,以二分裂法增殖
E.含有DNA、RNA兩種核酸
正確答案:D
3
腦動脈栓塞的栓子最可能來自
左心房附壁血栓
右心房附壁血栓
右心室附壁血栓
下肢股靜脈血栓
腸系膜靜脈血栓
正確答案:A
[考點]栓子的運行途徑
[分析]本題選項中限定了栓塞的性質是血栓栓塞,那么引起腦動脈栓塞的血栓栓子只能來自左心或主動脈。因此來自左心房附壁血栓是正確的。來自右心房、右心室和下肢股靜脈的血栓栓子僅能引起肺動脈血栓栓塞。而來自門靜脈的栓子則在肝內門靜脈引起栓塞。
4
肺鱗癌
A. 中央型多見
B. 周圍型多見
C. 彌漫型多見
D. 常具有內分泌功能
E. 腫瘤呈膠凍狀 乳頭
正確答案:A
5
霍奇金病最重要和最具有診斷意義的細胞是
A. 小核裂細胞
B. 大核裂細胞
C. 陷窩細胞
D. 霍奇金細胞
E. R-S細胞
正確答案:E
6
女,16歲。低熱伴乏力、納差、惡心、嘔吐3天,來 診當日發(fā)現(xiàn)鞏膜黃染,實驗室檢查:ALT860U/L,TBIL 12μmol/L。出生時曾注射乙肝疫苗。本病的病理特點不包括
A. 假小葉形成
B. 肝細胞氣球樣變性
C. 肝細胞點狀壞死
D. 炎癥細胞浸潤
E毛細膽管內膽栓形成
正確答案:A
7
關于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遲發(fā)性哮喘的機制,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抑制磷酸酯酶A2
抑制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合成
抑制組胺脫羧酶,減少組胺的形成
抑制小血管收縮,減少滲出和炎癥細胞浸潤
增加β受體數量
正確答案:D
8
肺孢子菌肺炎治療首選
氯霉素
卡泊芬凈
克林霉素
氨苯砜
復方新諾明
正確答案:E您的答案:D所在章: 臨床 知識點: 臨床 答案解析:
9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所產生的胸腔積液為
漏出液
滲出液
膿性胸液
血性胸液
乳糜性胸液 '
正確答案:B
10
判斷PPD試驗的結果是依據
24~72小時測量皮膚紅斑直徑
12~4小時測量皮膚硬結直徑.
48~72:小時惻量皮膚紅斑直徑
24~48小時測量皮膚紅斑直徑
48~72小時測量皮膚硬結直徑
正確答案:E
11
非溶血性發(fā)熱性輸血反應首先考慮 ( )
A.Rh血型不合
B. ABO血型不合
C.血小板抗原抗體所致
D.白細胞抗原抗體所致
E.血漿蛋白所致
正確答案:D
12
患者,女,46歲,今晨咯血100ml,無發(fā)熱。幼時起反復咳嗽,咳痰,查體:T 36.8℃, BP 120/ 70mmHg,左肺可聞及濕啰音。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肺結核
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肺癌
慢性支氣管炎
肺炎鏈球菌肺炎
正確答案:B
13
嗎啡主要用于
A. 慢性鈍痛
B. 急性銳痛
C. 分娩鎮(zhèn)痛
D. 胃腸絞痛
E. 腎絞痛
正確答案:B您的答案:E所在章: 臨床 知識點: 臨床 答案解析:
14
患者,男,30歲,左前胸刀刺傷半小時,查體:煩躁不安,皮膚蒼白濕冷,呼吸困難,脈細弱,140次/分,頸靜脈怒張。血壓70/50mmHg。左前胸第 5肋間處見約4cm刀傷口。最可能的診斷是
心臟壓塞
失血性休克
左側進行性血胸
左側張力性氣胸
大血管破裂
正確答案:A
15
患者,男,30歲,左前胸刀刺傷半小時,查體:煩躁不安,皮膚蒼白濕冷,呼吸困難,脈細弱,140次/分,頸靜脈怒張。血壓70/50mmHg。左前胸第 5肋間處見約4cm刀傷口。既有診斷意義又有治療價值的最佳選擇是
胸膜腔穿刺
心包腔穿刺
胸腔鏡檢查
心導管檢查
胸腔閉式引流
正確答案:B
16
患者在疾病狀態(tài)下要忍受痛苦的折磨,也要求享有下列哪項權利
A. 尊重、理解的權利
B. 放棄工作的權利
C. 加強營養(yǎng)的權利
D. 繼續(xù)工作的權利
E. 以上所有的權利
正確答案:A您的答案:所在章: 人文醫(yī)學 知識點: 人文醫(yī)學 答案解析:
17
S4的產生機制是
二尖瓣突然關閉
三尖瓣突然關閉
血流沖擊心室壁
心房收縮
主動脈瓣突然關閉
正確答案:D
試題來源:2018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題庫|焚題庫,全真模擬機考系統(tǒng) 搶做考試原題,高能鎖分!
18
治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應用抗生素的原則中錯誤的是
早期治療
應用殺菌抗生素
靜脈給藥方式
療程要長,為6~8周
分離出病原微生物后開始治療
正確答案:E
19
均數為0,標準差為1的分布是
A. 正態(tài)分布
B. 標準正態(tài)分布
C. 正偏態(tài)分布
D. 負偏態(tài)分布
E. 以上都不是
正確答案:B
20
受自然因素影響最明顯的是
A. 傳播途徑
B. 傳染源
C. 易感人群
D. 傳染源和易感人群
E. 傳播途徑和易感人
正確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