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這道題選E。
評價預防接種效果不屬于環(huán)境對機體的健康危害,而是對人為的干預措施對機體進行的保護效果評價。所以不屬于環(huán)境對機體健康危險度評價。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選B
影響污染物健康損害程度的因素
1.污染物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直接決定污染物的毒性
如:CO比CO2毒性大很多
氯化甲烷對肝臟毒性大小依次為:CCL4>CHCL3>CH2CL2>CH3CL>CH4
2.溶解度、揮發(fā)分散度等物理性質可影響毒性大小
溶解度↑ 進入機體可能性↑ 毒性↑
揮發(fā)度↑ 易經呼吸道吸收 毒性↑
分散度↑ 顆粒直徑↓ 毒性↑
(二)劑量或強度
n 劑量:進入機體的化學物的數量,以mg/kg表示。
n 強度:指物理性有害因素作用于機體的數量。
n 劑量—效應關系:表示化學物的攝入量與某一生物個體呈現某種生物效應強度之間的關系。
n 劑量—反應關系:表示化學物的攝入量與某一生物群體中出現某種強度的生物效應的發(fā)生率之間的關系。
(三)作用持續(xù)時間
(1)一次大量(短時間大量)接觸:急性危害,少見。
(2)多次少量(長期少量)接觸:慢性危害,多見。
毒物在體內的蓄積量受攝入量、生物半減
期和作用時間三個因素的影響。
(四)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1.相加作用 (1+1=2)
2.協同作用(1+1>2)
3.加強作用
4.拮抗作用 (1+1<2)
5.獨立作用
(五)個體感受性差異
1.年齡
2.性別
3.健康狀況
4.營養(yǎng)狀況
5.遺傳缺陷性疾病
3、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本題目選E
環(huán)境污染對健康造成的特異性損害
(一) 急性作用
污染物一次大量或24小時內多次接觸機體后,在短時內使機體發(fā)生急劇的毒性損害.
(二) 慢性作用
污染物濃度較低,長期反復對機體作用時所產生的危害.
慢性中毒是指引起特定功能或器質性改變后出現的疾病狀態(tài).
慢性作用是由于毒物在體內的蓄積(物質蓄積)或由于毒物對機體微小損害的累積(機能蓄積)所致.
慢性作用表現為慢性中毒和慢性非特異性影響. 如 水俁病 痛痛病.
(三) 遠期作用
致突作用 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化學致突變物占重要地位.
(四) 間接效應
溫室效應
4、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這道題選C
由于人為的或自然的原因,各種污染物進入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的組成與性質發(fā)生改變。擾亂了生態(tài)平衡。對人類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間接的或潛在的有害影響,稱為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危害稱為公害(public nuisance)。由環(huán)境嚴重污染引起的地區(qū)性疾病稱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
(1)污染源(pollutant source):指向環(huán)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huán)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或設備與裝置,即污染因素的發(fā)生源。有:①生產性污染源;②生活性污染源;③交通運輸性污染源;④其他污染源等。
5、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發(fā)生在某一特定地區(qū),同一定的自然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的疾病稱地方病。地方病多發(fā)生在經濟不發(fā)達,同外地物資交流少以及保健條件不良的地區(qū)。我國最典型的地球化學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狀腺腫、克山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
其只是與環(huán)境有關,但是并非一定是在環(huán)境有污染的情況下造成的,例如碘缺乏病,只是由于當地生活環(huán)境中水中含碘較少導致的,并非環(huán)境污染。所以,此題選A
6、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這道題選B
環(huán)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huán)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huán)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生態(tài)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
由上述概念可知,ACDE均符合環(huán)境圬染的概念;擾亂生態(tài)平衡屬于環(huán)境污染的范疇。
7、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選A。
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自動調節(jié)功能,但其調節(jié)能力有一定限度。人和環(huán)境之的作用是相互的。
8、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選D 研究藥物的叫藥學或者藥理學。其他都是預防研究的內容
9、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目選C
構成人類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 某些生物可以構成人類疾病的致病因素或傳播媒介如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植物等
(2)化學因素:空氣,水,土壤及食物中的化學組分與人類健康有關
(3)物理因素生活和生產環(huán)境中氣溫,氣濕,氣流,氣壓等氣象條件的各種變化,陽光中的電磁輻射線以及天然放射性元素產生的電離輻射線等物理因素均與人類生活和健康有密切關系.
(4)社會心理因素:人類生活在社會中,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人口,家庭,行為習慣,道德和心理狀況等都與人類健康有一定關系.
1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選A
簡單隨機抽樣(單純隨機抽樣):是一種特殊的等概率抽樣方法,總體中每一個體均有同等被選機會,而且樣本中每一個體是被單獨得選出的。他是一種元素抽樣。分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
分層抽樣的抽樣誤差是最小的,但本題的題干問的是小樣本隨機抽樣中較準確而且便于實行的方法是,所以本題的答案是A。
1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此為記憶知識點
另,正態(tài)分布的特征: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變量的頻數分布由μ、σ完全決定。
(1)μ是正態(tài)分布的位置參數,描述正態(tài)分布的集中趨勢位置。正態(tài)分布以X=μ為對稱軸,左右完全對稱。正態(tài)分布的均數、中位數、眾數相同,均等于μ。
(2)σ描述正態(tài)分布資料數據分布的離散程度,σ越大,數據分布越分散,σ越小,數據分布越集中。 也稱為是正態(tài)分布的形狀參數,σ越大,曲線越扁平,反之,σ越小,曲線越瘦高。
12、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相關系數r是說明具有直線關系的兩變量間,相關關系的密切程度與相關方向的統計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由公式可知,分母不可能是負值,只有分子有可能是負值,所以相關系數的正負取決于分子的正負值,即lxy。
所以本題的答案是E。
1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考慮本題的答案是A。 回歸系數b的意義是X每增(減)一個單位時,Y的平均變化量,當b>0,表示直線從左下方走向右上方,即Y隨X增大而增大;b<0,表示直線從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即Y隨X增大而減小;b=0,表示直線與X軸平行,即Y不隨X的變化而變化。 本題回歸系數為0.2>0,Y隨X增大而增大,即X增大一個單位,Y增大0.2個單位,所以本題的答案是A。
1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制作頻數表是為了簡化資料,顯示出數據的分布規(guī)律,故組數不宜過多,但組數也不能太少,組數太少會掩蓋數據分布的規(guī)律,一般較大樣本時,一般取10組左右。
所以本題的答案是B。
1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概率是描述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一個量度。一般用P表示。概率的取值范圍在0~1之間。習慣上把概率P≤0.05的事件,稱為小概率事件。
頻率是一件事物出現的次數的多少。
16、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變異系數又稱“標準差率”,是衡量資料中各觀測值變異程度的另一個統計量。當進行兩個或多個資料變異程度的比較時,如果度量單位與平均數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標準差來比較。
1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答案選擇D。
X2檢驗屬于假設檢驗方法的一種,是用來比較兩個率或構成比,或者多個率或者多個構成比之間的區(qū)別的。以比較兩個率為例,X2值的大小反應了理論頻數和實際頻數相吻合的程度,反應了兩率差別的大小,每一個X2統計量對應著一個P值,當X2值越大時,說明理論頻數與實際頻數吻合的程度越差,兩率的差別越大,兩個總體率相同的概率P越小,所以X2值大小與P值大小的關系為,X2越大,P值越小,本例給出的X2>X20.05(υ),所以根據上述規(guī)律就可以得出P<0.05,拒絕H0 ,接受H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所以本題的答案為D
18、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反映均數抽樣誤差大小的指標是樣本均數x的標準差,簡稱標準誤(standard error)。
19、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本題選E
該題是一個已經總結出來的統計公式,請牢記公式就可以了。
正態(tài)分布數值變量,兩組資料進行比較,此時應該進行t檢驗,t檢驗統計量的計算公式為:t=( xl—x2)/Sx1—x2。
2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這道題選D
抽樣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誤差。當由總體中隨機地抽取樣本時,哪個樣本被抽到是隨機的,由所抽到的樣本得到的樣本指標x與總體指標μ之間偏差,稱為實際抽樣誤差
2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計量資料:對觀察單位進行測量取得數值,具有度量衡單位。數值變量構成計量資料。如身高、體重、血壓等。
2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樣本:總體中隨機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觀察單位。
2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答復:本題選C。
健康危險(度)評價(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 是利用現有的毒理學、流行病學及實驗研究等最新成果,按一定準則,對有害環(huán)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應(傷、殘、病、出生缺陷、死亡等)進行綜合定性與定量評價的過程。通常包括危害鑒定、暴露評價、劑量-反應關系評價及危險特征分析四個步驟。其結果不能用于預測病死率。
二、A2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自由度描述當均數選定時n個X中能自由變動的X的個數,一般自由度為n-1。
在t檢驗中自由度為n-1,本題中n=10,所以自由度為n-1=10-1=9。
所以本題的答案是A。
三、B
1、
<1>、
【正確答案】:A
<2>、
【正確答案】:C
<3>、
【正確答案】:B
2、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此題答案是:C
若數據服從或近似對數正態(tài)分布,如血清抗體滴度,可計算幾何均數。幾何均數即觀察值的乘積開n次方,它反映對數正態(tài)分布的平均水平。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算術均數適合用于頻數分布對稱的數據,如血紅蛋白、身高、體重等
<3>、
【正確答案】:B
3、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選A收集資料(collection):遵循統計學原理采取必要措施得到準確可靠的原始資料。及時、準確、完整是收集統計資料的基本原則。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資料整理的目的是將搜集到的原始資料系統化、條理化,便于進一步計算統計指標和深入分析。資料整理前要對資料再次檢查與核對,審查無誤后,設計分組。
<3>、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分析資料
根據研究設計的目的、要求、資料的類型和分布特征選擇正確的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常常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描述性統計,即計算統計指標,如平均值、發(fā)病率等;二是分析性統計,即推斷總體的特征,如推斷總體均數、總體率及其可信區(qū)間,推斷兩個或幾個總體指標之間是否相等或某個總體統計指標是否為0。
4、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此題答案為B,這里問的是“曾引起曾引起公害病的環(huán)境因子主要”,我們選B.甲基汞。這是流行病學統計的一個重要數據,建議您結合此題重點記憶。A.氟化物主要是破壞大氣,造成全球變暖的一個因素。
公害病指由人類活動造成嚴重環(huán)境污染引起公害所發(fā)生的地區(qū)性疾病。
如與大氣污染有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廢水引起的水俁病、由含鎘廢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其特征:①由人類活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所引起;②損害健康的環(huán)境污染因素復雜;③公害病的流行,一般具有長期(十數年或數十年)陸續(xù)發(fā)病的特征,還可能累及胎兒,危害后代;④在疾病譜中屬新病種,有些發(fā)病機制至今還不清楚,缺乏特效療法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