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肝性腦病
(一)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肝性腦病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征。(就是由肝的問題引起的腦子出毛病)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大部分(占70%)肝性腦病是由各型肝硬化引起(肝炎后肝硬化最多見),以及門體分流手術,小部分腦病見于重癥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及原發(fā)性肝癌等。
1、氨中毒學說:氨代謝紊亂引起的氨中毒。
氨在腸道主要是非離子型氨(NH3)存在的,游離的NH3有毒性,且能透過血腦屏障;銨根離子無毒,兩者可以相互轉換,如果腸道的PH>6時,則游離的NH3進入血液,透過血腦屏障引起肝性腦病,所以保持腸道的酸性環(huán)境很重要。
肝硬化的病人一定防止低鉀性堿中毒。比如不能用肥皂水灌腸,因為肥皂水顯堿性,變成游離的氨進入血腦屏障形成肝性腦病,可以用乳果糖灌腸,因為它呈酸性。影響氨中毒的因素:
1) 低鉀性堿中毒;
2) 攝入過多含氮物質(所以絕對禁高蛋白飲食)或上消化道出血(這也是肝硬化病人擔心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擔心肝性腦病發(fā)生);
3) 低血容量與缺氧;
4) 便秘;
5) 感染;
6) 低血糖;
7) 鎮(zhèn)靜藥、安眠藥可直接抑制大腦和呼吸中樞,造成缺氧。手術和麻醉增加肝,腦,腎的功能負擔。
氨中毒中毒為什么能引起肝性腦病呢?那是因為氨對大腦的毒性作用是干擾腦的能量代謝!
甲基硫醇及其衍變的二甲基亞砜。
2、假性神經遞質學說:
當假神經遞質(β-羥酪胺和苯乙醇胺)被腦細胞攝取并取代了突觸中的正常遞質(去甲腎上腺素)時,則發(fā)生神經傳導障礙。
3、氨基酸代謝不平衡學說:肝硬化者血漿中芳香氨基酸增多了,而支鏈氨基酸減少了,出現(xiàn)不平衡,所以對肝性腦病的病人要補支鏈氨基酸。
歌訣:肝性腦病好的少了(支鏈氨基酸減少了),壞的多了(芳香氨基酸增多了)
(二)臨床表現(xiàn)
1.一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最早出現(xiàn)的癥狀),可有撲翼樣震顫(特異性的癥狀),亦稱為肝震顫。
2.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識錯亂、睡眠障礙、行為失常為主,撲翼樣震顫存在,腦電圖有特征性異常。
3.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錯亂為主,但可以喚醒,醒時尚可應答問話,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覺。各種神經體征持續(xù)或加重,大部分時間呈昏睡狀態(tài),撲翼樣震顫可引出,腦電圖有異常波形。
4.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不能喚醒。淺昏迷時腱反射和肌張力仍亢進,撲翼樣震顫無法引出,腦電圖明顯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