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影響氧解離曲線的因素:通常用P50表示Hb對O2的親和力。P50是使Hb的氧飽和度達到50%時的PO2。P50增大,表明Hb對O2親合力降低,曲線右移;P50降低,表明Hb對O2親合力增加,曲線左移。影響P50的因素有血液的pH、PCO2、溫度和有機磷化合物。
(1)pH和PCO2的影響:pH降低或PCO2升高,Hb對O2的親合力降低,P50增大,曲線右移。反之,曲線左移。酸度對Hb氧親和力的這種影響稱為波爾效應(yīng)(Bohr effect),其機制主要與pH改變時Hb的構(gòu)象發(fā)生變化有關(guān)。波爾效應(yīng)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它即可促進肺毛細血管血液的氧合,有又利于組織毛細血管血液釋放O2。
(2)溫度的影響:溫度升高時,氧解離曲線右移,促進O2的釋放;溫度降低時,曲線左移,不利于O2的釋放。
(3)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是紅細胞無氧糖酵解的產(chǎn)物。2,3DPG濃度升高時,Hb對O2的親合力降低,P50增大,氧解離曲線右移。反之,曲線左移。
(4)其他因素:
二、二氧化碳的運輸
1.CO2的運輸形式:血液中物理溶解的CO2占總運輸量的5%,化學結(jié)合的占95%,化學結(jié)合的形式主要是碳酸氫鹽和氨基甲酸血紅蛋白,其中前者占總運輸量的88%,后者占7%。
(1)碳酸氫鹽:從組織擴散進入血液的CO2,大部分在紅細胞內(nèi)碳酸苷酶的作用下與H2O反應(yīng)生成H2CO3, H2CO3解離成HCO3-和H+,反應(yīng)極為迅速且可逆。HCO3-順濃度梯度出紅細胞進入血漿,HCO3-在紅細胞內(nèi)與K+結(jié)合,在血漿中與Na+結(jié)合,生成碳酸氫鹽。在肺部,反應(yīng)向相反的方向進行,這樣,以HCO3-形式運輸?shù)腃O2,在肺部被釋放出來。
(2)氨基甲酰血紅蛋白:一部分CO2與Hb的氨基結(jié)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紅蛋白(HHbNHCOOH),該反應(yīng)無需酶的催化,而且迅速、可逆。在肺部HHbNHCOOH解離,釋放CO2和H+。
2.CO2解離曲線(carbon dioxide dissociation curve):是表示血液中CO2含量與PCO2關(guān)系的曲線。血液中CO2含量隨PCO2的升高而增加,曲線接近線性,無飽和點。
3.O2與Hb的結(jié)合對CO2運輸?shù)挠绊懀篛2與Hb結(jié)合將促使CO2釋放,而去氧Hb則容易與CO2結(jié)合,這一現(xiàn)象稱為何爾登效應(yīng)(Haldance effect)。因此,O2和CO2的運輸不是孤立進行的,而是相互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