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診斷
以下五中表現(xiàn)具有兩項以上者:黏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便秘,慢性闌尾炎史及精神創(chuàng)傷史。
(1)右側結腸癌(腫塊型)以全身癥狀、貧血、腹部腫塊為主要表現(xiàn)。
左側降結腸多為(浸潤型,潰瘍型),容易引起腸腔狹窄,以腸梗阻、便秘、腹瀉、便血等癥狀顯著。
(2)纖維結腸鏡活檢可確診;
(3)血清癌胚抗原(CEA),60%結腸癌病人高于正常,但其特異性不高(對診斷和判斷預后有意義)。AFP對原發(fā)性肝癌有診斷和判斷預后有意義。
(三))治療及預后: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
1、根治性手術:①右半結腸切除術,適用于盲腸、升結腸、結腸肝曲的癌;
②橫結腸切除術,適用于橫結腸癌;
③左半結腸切除術,適用于結腸脾曲、降結腸;
、芤覡罱Y腸切除術,適用于乙狀結腸癌;
、萸谐秶┠[所在腸袢外,還應包括其腸系膜和區(qū)域淋巴結。
2、姑息性手術:主要是作癌灶以上結腸造口術。適用于伴有完全性腸梗阻、病人情況差不允許作根治性切除術。有的是暫時性的,待病情好轉可再作根治術;也有的是永久性的,是一種姑息治療。
3、手術前準備:結腸手術術前最重要的是胃腸道準備,
(1)清潔腸道,目的是盡量減少腸腔內(nèi)的細菌數(shù)量,減少術后感染。
(2)抗菌藥物、瀉劑及灌腸法:一般術前二日開始進流食,服抗菌藥物和硫酸鎂等,術前晚作清潔灌腸。
4、結腸癌療效:經(jīng)根治術后,DukesA、B、C期病人,其5年生存率分別為80%、65%和30%,預后較好。(歌訣: 5年生存率:A8 B65 C30)
術后化療的用藥:AF4(奧沙利鉑;氟尿嘧啶;四氫葉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