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jié) 大腸的功能
人類的大腸內沒有重要的消化作用。大腸的主要功能有:①吸收腸內容物中的水分和無機鹽,參與機體對水、電解質平衡的調節(jié);②吸收由結腸內微生物合成的維生素B復合物和維生素K;③完成對食物殘渣的加工,形成并暫時儲存糞便,以及將糞便排出體外。
一、大腸液的分泌及大腸內細菌的活動
1.大腸液的分泌:大腸液是由大腸黏膜表面的柱狀上皮細胞及杯狀細胞分泌的。大腸的分泌物富含黏液和碳酸氫鹽,pH為8.3~8.4;其中的黏液蛋白能保護腸黏膜和潤滑糞便。
2.大腸內細菌的活動:大腸內有大量細菌,約占糞便固體總量的20%~30%,主要是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等。細菌體內含有能分解食物殘渣的酶。細菌對糖和脂肪的分解稱為發(fā)酵。細菌對蛋白質的分解則稱為腐敗。大腸內的細菌能利用腸內較為簡單的物質合成維生素B復合物和維生素K。
二、大腸的運動和排便
1.大腸運動的形式:①袋狀往返運動;②分節(jié)推進和多袋推進運動;③蠕動。
2.排便:當腸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時,刺激直腸壁內的感受器,沖動經(jīng)盆神經(jīng)和腹下神經(jīng)傳人脊髓腰、骶段的初級排便中樞,并同時上傳到大腦皮層引起便意。當條件許可時,即可發(fā)生排便反射。此時,傳出沖動沿盆神經(jīng)下傳,使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內括約肌舒張;同時,陰部神經(jīng)的沖動減少,使肛門外括約肌舒張,于是將糞便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