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缺氧
定義:組織和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而導致其功能代謝和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
類型
1.低張性缺氧:由于氧進入血液不足,使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供應組織的氧減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稱乏氧性缺氧。
原因機制:吸入氣氧分壓過低、外呼吸功能障礙、靜脈血分流入動脈
2.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紅蛋白數(shù)量減少或質量改變,使血液攜帶氧的能力降低,或Hb釋放氧障礙,引起的組織缺氧,又稱等張性低氧血癥。
原因機制:貧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鐵血紅蛋白血癥、Hb與氧的親和力異常增強
3.循環(huán)性缺氧:由于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組織血流量減少引起的組織供氧不足,又稱為低動力性缺氧。
原因機制:全身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性血液循環(huán)障礙
4.組織性缺氧: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生物氧化障礙,使組織、細胞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引起缺氧。
原因機制:組織中毒、細胞損傷、維生素缺乏
特點
缺氧類型 |
動脈血氧分壓 |
血氧容量 |
動脈血氧容量 |
動脈血氧飽和度 |
動-靜脈氧含量差 |
低張性缺氧 |
↓ |
N |
↓ |
↓ |
↓或N |
血液性缺氧 |
N |
↓或N |
↓ |
N |
↓ |
循環(huán)性缺氧 |
N |
N |
N |
N |
↑ |
組織性缺氧 |
N |
N |
N |
N |
↓ |
N正常 ;↓降低 ;↑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