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型題】
1.細菌屬于原核細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據是:
A.單細胞
B.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C.對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組成的細胞壁
E.僅有原始核結構,無核膜和核仁之分
2.有關“革蘭陰性菌細胞壁”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聯橋
C.對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與致病性有關
E.有蛋白糖脂外膜
3.革蘭陽性菌與革蘭陰性菌最本質的差異在于:
A.細胞壁結構不同
B.染色性不同
C.毒性不同
D.藥物敏感性不同
E.抗原性不同
4.溶菌酶殺死G+菌的機制是:
A.切斷聚糖骨架β-1,4糖苷鍵
B.抑制四肽側鏈上D-丙氨酸與五肽橋的聯結
C.競爭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轉肽酶和轉糖基酶
D.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E.損傷細胞膜的通透性
5.青霉素對革蘭陽性菌有殺菌作用,通常對人體細胞無影響,原因是:
A.人體細胞表面無青霉素受體
B.人體細胞中含有青霉素酶,能分解青霉素
C.人體細胞無細胞壁和肽聚糖
D.人體細胞膜能阻止青霉素進入細胞內
E.人體細胞的核糖體為80S,青霉素不能與之結合
6.青霉素的殺菌機制是:
A.干擾肽聚糖中五肽橋與四肽側鏈的聯結
B.裂解細胞壁上的聚糖骨架
C.影響細胞膜的通透性
D.干擾細菌的酶系統
E.干擾肽聚糖中四肽側鏈的形成
7.下列敘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G+菌主要靠外毒素致病,G-菌大多靠內毒素致病
B.G+菌對青霉素敏感,G-菌對青霉素不敏感
C.經革蘭染色后,G+菌呈紫色,G-菌呈紅色
D.G+菌和G-菌細胞壁的共有組分是肽聚糖
E.G+菌和G-菌均可形成細菌L型
8.細菌L型:
A.是細胞膜缺陷的細菌
B.分離培養(yǎng)需用低滲、低瓊脂、含血清的培養(yǎng)基
C.不能返祖恢復為原細菌
D.生長繁殖較原細菌緩慢
E.大多為革蘭染色陽性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20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試題】【進入購買】 歡迎加入執(zhí)業(yè)醫(yī)師交流群:248943119![]() |
9.不能誘導細菌L型形成的是:
A.鏈霉素
B.膽汁
C.補體、抗體等免疫分子
D.青霉素
E.溶菌酶
10.鏈霉素能殺死病原菌,但通常不會損傷人體細胞,這是因為:
A.人體細胞表面無鏈霉素受體
B.人體細胞能將進入胞內的鏈霉素不斷排出胞外
C.人體細胞無細胞壁和肽聚糖
D.人體細胞膜能阻止鏈霉素進入細胞內
E.人體細胞的核蛋白體的結構與細菌不同
11.有關“細菌鞭毛”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與細菌的運動能力有關
B.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可有鞭毛
C.須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D.有助于細菌的鑒定
E.將細菌接種在半固體培養(yǎng)中有助于鑒別細菌有無鞭毛
12.證明細菌有無鞭毛的方法不包括:
A.半固體培養(yǎng)基穿刺培養(yǎng)
B.懸滴標本光鏡觀察細菌運動
C.鞭毛染色法染色后光鏡觀察
D.電鏡觀察
E.革蘭染色鏡檢
13.有關“菌毛”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多見于革蘭陽性菌
B.用光學顯微鏡不能直接觀察到
C.性菌毛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D.普通菌毛與細菌的接合有關
E.是細菌的運動器官
14.性菌毛的功能是:
A.抗吞噬作用
B.與細菌的運動有關
C.傳遞遺傳物質
D.黏附作用
E.與分裂繁殖有關
15.有關“芽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均可產生
B.具有抗吞噬作用
C.對熱有強大的抵抗力
D.是代謝相對靜止的休眠體
E.通常在細菌處于不利環(huán)境下形成
16.芽胞形成不是細菌的繁殖方式,這是因為:
A.芽胞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強
B.芽胞是細菌的休眠狀態(tài)
C.芽胞只在體外產生
D.不是所有的細菌都產生芽胞
E.一個芽胞只能生成一個菌體
17.有關“細菌特殊結構與醫(yī)學的關系”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莢膜和普通菌毛與細菌致病性有關
B.菌毛對鑒別細菌具有重要意義
C.應以殺死芽胞為滅菌的標準
D.性菌毛與耐藥基因傳遞有關
E.鞭毛蛋白有很強的抗原性
18.下列哪種成分僅存在于革蘭陽性菌而不存在于革蘭陰性菌中:
A.肽聚糖
B.脂質A
C.磷壁酸
D.莢膜
E.鞭毛
19.有關“細菌”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一個細菌細胞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
B.肽聚糖為細菌等原核生物所特有
C.質粒是細菌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
D.芽胞形成不是細菌繁殖方式
E.觀察細菌個體形態(tài)時,應選用高倍鏡鏡頭
20.用普通光學顯微鏡油鏡觀察細菌的總放大倍數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1000倍
E.10000倍
21.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經結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脫色后,菌體分別呈:
A.紫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紅色
C.紫色和無色
D.無色和無色
D.無色和紫色
22.革蘭染色法區(qū)分革蘭陽性菌與陰性菌的關鍵步驟是:
A.結晶紫初染
B.碘液媒染
C.95%乙醇脫色
D.復紅復染
23.革蘭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染色法,其實際意義不包括:
A.鑒別細菌
B.初步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
C.指導臨床選用抗菌藥物
D.了解細菌致病性
E.觀察細菌的特殊結構
24.一般不用革蘭染色法染色鑒定的細菌是:
A.布魯菌
B.結核分枝桿菌
C.破傷風梭菌
D.腦膜炎奈瑟菌
E.霍亂弧菌
【A2型題】
A.厘米(cm)
B.毫米(mm)
C.微米(μm)
D.納米(nm)
E.皮米(pm)
1.細菌大小的測量單位是:
2.病毒大小的測量單位是:
A.脂多糖
B.磷壁酸
C.肽聚糖
D.脂蛋白
E.幾丁質
3.細菌細胞壁特有的組分是:
4.G-菌細胞壁的毒性成分是:
A.莢膜
B.質粒
C.鞭毛
D.芽胞
E.菌毛
5.細菌的特殊結構不包括:
6.有些細菌能主動地趨向高濃度營養(yǎng)物質,避開有害環(huán)境,這與哪一種結構有關:
7.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結構是:
8.能黏附于宿主皮膚黏膜上皮細胞,并與細菌致病性有關的是:
A.中介體
B.包涵體
C.吞噬體
D.線粒體
E.異染顆粒
9.與細菌呼吸作用有關的結構是:
10.可用于鑒別細菌的結構是:
參考答案
【A1型題】
1.E* 2.C* 3.A 4.A
5.C 6.A 7.B 8.D*
9.A* 10.E 11.C* 12.E*
13.B 14.C 15.A 16.E
17.B 18.C* 19.E 20.D
21.C 22.C 23.E* 24.B
【A2型題】
1.C 2.D 3.C 4.A
5.B 6.C 7.D 8.E
9.A 1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