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3/A4
1、患者,女,40歲。兩年前右上后牙疼痛,經(jīng)治療痊愈。但充填物反復脫落。要求做相對永久的治療。查:叩(-),穩(wěn)固。遠中鄰面大面積齲,銀汞充填,充填體完整。
<1> 、除上述檢查外,最需要做的檢查是
A、血常規(guī)
B、取研究模型
C、X線牙片檢查
D、探診
E、電活力測驗
<2> 、若經(jīng)檢查證實根尖有感染,首先應進行的最佳治療是
A、口服抗生素
B、塑化治療
C、根管充填
D、牙髓干尸治療
E、調(牙合)降低咬合
<3> 、為長期保存該患牙,最佳修復方法是
A、全冠
B、嵌體
C、固定義齒
D、成品樁+樹脂充填
E、鑄造樁+樹脂充填
<4> 、若患者要求做全冠修復,應推薦生物學性能最佳的修復材料是
A、樹脂
B、鎳鉻合金
C、鈷鉻合金
D、鎳鈦合金
E、金合金
2、患者,男,30歲,右上6金屬全冠粘固1周后脫落,咬合時常有瞬間性疼痛。口腔檢查見患者咬合緊,牙冠短,對頜牙<1> 、全冠脫落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體預備聚合度過大
B、修復體不密合
C、(牙合)力過大
D、牙冠(牙合)齦距過小
E、修復體粘結面未清潔干凈
<2> 、出現(xiàn)咬合時瞬間疼痛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髓炎
B、根尖周炎
C、金屬微電流刺激
D、牙周炎
E、齦緣炎
<3> 、鑄造金屬全冠的修復體設計,可不考慮的因素是
A、全冠的邊緣位置
B、全冠的(牙合)面形態(tài)
C、粘固劑的種類
D、患者的年齡
E、患者的性別
3、男性,30歲,近2周前牙咀嚼疼痛,且牙齦腫脹有膿液流出,2年前該牙曾因齲壞而疼痛,未曾治療。檢查:11殘冠,近中鄰面探及深齲洞,牙變色,叩痛(±),唇側牙齦見一瘺管,有膿液溢出,X線片顯示11根尖陰影4mm×4mm。
<1> 、該牙經(jīng)根管治療后,瘺管長期不愈合,擬采用根尖刮治或根尖切除術,術后開始樁核冠修復的時間是
A、3天
B、1周
C、2周
D、半年
E、3個月
<2> 、如用樁核冠修復該牙,樁的長度和直徑分別為
A、長度為根長的2/3~3/4,寬度應為直徑的1/3
B、長度為根長的1/2,寬度應為直徑的1/3
C、長度為根長的1/3,寬度應為直徑的2/3~3/4
D、長度為根長的2/3~3/4,寬度應為直徑的1/2
E、長度為根長的1/2,寬度為直徑的2/3
<3> 、為增強樁核冠的固位而采取的措施中錯誤的是
A、適當保留殘留牙冠組織
B、根管不要預備成圓形
C、根管口預備成一個小肩臺
D、用鑄造樁增加樁與根管壁的密合度
E、根管預備成喇叭口狀
4、女性,45歲,左上后牙充填體反復脫落。查:上│6遠中鄰(牙合)大面積樹脂充填體,不松動,叩痛(-)。X線片示根管治療完善,牙周情況良好。擬金屬烤瓷全冠修復。
<1> 、正確的牙體預備方法是
A、盡可能保存牙體組織,不要磨牙尖,維持牙冠高度
B、將最大周徑降至中下1/3
C、可將髓室制備成箱狀固位形
D、可盡量磨除牙體組織
E、保持牙髓不受刺激
<2> 、如果│6冠修復7個月后牙齦萎縮明顯,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冠邊緣在齦溝內0.5mm
B、牙尖高度過于低平
C、軸面突度恢復過大
D、冠邊緣在齦上
E、冠邊緣與齦緣平齊
<3> 、如果要減小│6冠修復后所受的與鄰牙相互支持、分散(牙合)力,不能采用的方法是
A、減小頰舌徑
B、加深排溢溝
C、加大鄰間隙
D、加大外展隙
E、減小牙尖斜度
5、男性,28歲,3天前因外傷左上中切牙冠折,要求美觀修復。檢查;牙冠切1/2缺損,牙髓暴露,探痛明顯。牙齦紅腫,牙石多。叩痛(+),I°松動。余牙良好。
<1> 、最佳的治療方案是
A、樹脂充填
B、樁核金屬烤瓷冠
C、金屬烤瓷冠
D、塑料樁甲冠
E、可摘義齒
<2> 、修復前要做的工作中不包括
A、拍X線牙片
B、根管治療
C、牙周潔治
D、暫時夾板固定
E、口腔衛(wèi)生宣教
6、男孩,12歲。因外傷引起到冠部折斷,髓室暴露,叩痛(±),前牙區(qū)咬合關系正常,X線牙片顯示根尖未完全形成。
<1> 、該患者應立即采用的最佳處理方法是
A、根管充填后,作永久性樁冠修復
B、根管充填后,作暫時性樁冠修復
C、拔除患牙后,作固定橋修復
D、拔除患牙后,作可摘義齒修復
E、拔除患牙后,作種植義齒修復
<2> 、如果患者需作樁冠修復,在根管充填后,選擇樁冠修復的時間是
A、立即
B、3天
C、1周
D、3周
E、4周以上
<3> 、如果患者作樁核冠修復,選擇最佳樁核的類型為
A、成品不銹鋼冠樁,加樹脂樁核
B、成品不銹鋼冠樁,加銀汞樁核
C、個別鑄造冠樁,加樹脂樁核
D、不銹鋼絲冠樁,加樹脂樁核
E、個別鑄造樁核
7、男性,40歲。下頜|6金屬烤瓷冠修復,適戴時發(fā)現(xiàn)修復體非常密合,經(jīng)調(牙合)無早接觸后選擇聚羧酸粘固劑粘固,調拌粘固劑時嚴格按照粉、液比例,按就位道方向就位,(牙合)面墊一棉卷,讓患者緊咬5分鐘,粘固完成后再次檢查發(fā)現(xiàn)咬合過高。
<1> 、最可能導致咬合過高的原因是
A、患者咬合過分用力
B、粘固劑排溢困難
C、粘固劑選擇不當
D、粘固劑調拌不當
E、棉卷墊置過少
<2> 、在粘固前可采取的預防措施是
A、將冠組織面均勻磨去一小層
B、將牙體組織面均勻磨去一小層
C、將粘固劑調稀一些
D、在牙體軸壁上預備一縱向小溝
E、在粘固前將冠調至低(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