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如果一成年人中切牙唇向傾斜,則以中切牙為基牙的固定橋設計時應采用( )。
A.單端橋 B.半固定橋 C.中切牙根充填后樁核修復
D.正畸 E.套筒冠
82.有關接觸式橋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有利于美觀和發(fā)音 B.部分牙合力可傳至牙槽嵴
C.對牙槽嵴黏膜有生理性按摩作用 D.自潔性較差 E.臨床最常采用
83.有關固定橋橋體軸面的設計中應注意( )。
A.唇頰側頸緣線的位置與鄰牙協(xié)調 B.可通過唇面的形態(tài)調整以達到與鄰牙視覺上的協(xié)調
C.舌側鄰間隙應擴大 D.軸面突度有利于自潔 E.唇頰舌側的鄰間隙應與同名牙一致
84.多基牙長橋,最好的取得共同就位道的方法是( )。
A.口內觀察基牙形態(tài)位置 B.取研究模型,在觀測儀上觀察分析,設計確定就位道
C.每個牙按照各自單冠預備要求預備 D.以上方法均可 E.以上都不對
85.暫冠位置應該做到( )。
A.平齊齦緣 B.齦下
C.齦上 D.后牙為防止食物嵌塞,應該緊貼牙齦
E.前牙常使用成品牙面,修整時只需要略略修整就可以了,以防破壞牙面形態(tài),影響美觀
86.固定橋黏接以后出現(xiàn)齦炎,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牙周膜輕度創(chuàng)傷 B.牙齦組織受到壓迫
C.烤瓷牙與鄰牙觸點不正確 D.粘固劑未完全去盡
E.固位體邊緣不貼合,導致牙齦菌斑附著
87.以下不是固定橋松動脫落的原因的是( )。
A.患者過早使用該牙咀嚼 B.基牙負荷過大,引起牙周組織損傷,牙槽骨吸收,基牙松動
C.基牙固位形太差,如軸面內聚過大等 D.烤瓷牙與鄰牙觸點不正確
E.繼發(fā)齲壞導致基牙牙冠組織軟化缺損
88.以下操作中可能損傷牙髓組織的是( )。
A.活髓牙預備以后暫冠修復
B.采用水氣冷卻條件下間隙性、短時間、輕壓磨切方法磨牙
C.對同一牙備牙時少量多次方法完成
D.頸部邊緣在保證烤瓷牙強度及與牙體組織密合性的條件下盡量少磨切
E.對于伸長牙,考慮設計成齦上邊緣
89.不屬于粘冠以前增強黏接力的處理措施有( )。
A.去除牙冠和修復體表面油污 B.使用酒精消毒
C.隔濕和吹干牙面和修復體 D.酸蝕牙面 E.適當增加金屬底層冠的粗糙度
90.固定橋金屬底冠翹動的原因不可能為( )。
A.與鄰牙觸點太緊 B.制作中發(fā)生變形或者損傷石膏模型
C.備牙時聚合度太大 D.尚未完全就位 E.取模后印模在灌模前放置過久
91.試戴固定義齒時檢查觸點的最好方法是( )。
A.攝x片觀察 B.試帶以后調改
C.咬合紙檢查觸點 D.牙線檢查相鄰牙的接觸關系 E.談針探尋相鄰牙接觸情況
92.如果基牙傾斜度較大,則以下固定橋取得共同就位道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
A.拔除傾斜牙,利用其鄰牙作為基牙 B.利用正畸方法矯正該牙后修復
C.取觀察模在觀測儀上觀察分析,設計確定就位道
D.對于位置傾斜過大,難以取得就位道者可考慮行根管治療以后備牙
E.改變義齒設計方案
93.對年輕患者考慮行固定橋修復,如果基牙傾斜度大,首選處理方法為( )。
A.改變義齒設計方案 B.根管治療以后磨牙
C.拔除傾斜牙后利用其鄰牙為基牙,一并修復 D.正畸矯正該牙后固定義齒修復
E.采用單端固定橋方式設計
94.金屬基底橋架制作時,橋體齦端與牙槽嵴黏膜之間( )。
A.應該緊密接觸,以防異物嵌塞進入 B.應該輕微接觸但不壓迫牙齦
C.應該有0.1脅的間隙 D.應該有0.5 mm的間隙 E.應該有1.0 nm的間隙
95.金屬基底橋架制作時,瓷層覆蓋的金屬基底表面應該保留( )的間隙,以保證固位體
與橋體表面的瓷層厚度。
A.0.1~0.3 mm B.0.5~0.8 mm C.0.8~1.2 mm
D.1.0~1.5 mm E.1.5~2.0 mm
96.橋體與牙槽嵴黏膜接觸部位的材料最好應為( )。
A.鎳鉻合金 B.黏接劑 C.貴金屬合金
D.丁香油酚黏接劑 E.烤瓷材料
97.金屬基底橋架分體焊接時,對于連接體焊接區(qū)的要求中錯誤的是( )。
A.焊接區(qū)面積不小于4 mm 2 B.焊料應該流布于整個焊接區(qū)
C.焊區(qū)應粗糙以利于增加焊接強度 D.連接體周圍應該圓鈍無尖銳邊緣
E.防止焊料流入正常外展隙、鄰間隙
98.固定義齒戴牙以后基牙疼痛,原因不可能是( )。
A.咬合力太大 B.底層冠和基牙不密合
C.固位體邊緣設計為90°肩臺 D.基牙和鄰牙接觸太緊 E.基牙支持力不足
99.固定橋粘固后很快出現(xiàn)咬合時疼痛,首先要檢查的是( )。
A.有無粘固劑未去盡 B.有無咬合高點
C.牙槽骨是否破壞 D.觸點情況 E.牙髓情況
100.決定固定義齒修復中基牙數(shù)目的因素中錯誤的是( )。
A.基牙牙槽骨情況 B.基牙的牙周膜面積
C.缺隙區(qū)的長度 D.咬合力大小 E.牙槽嵴的豐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