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斷根拔除前的準備工作中可不包括:
A.必須準備合適的器械
B.必須了解斷根的數(shù)目、大小、部位
C.必須了解斷根與周圍組織關系
D.必須在拔除前拍攝X線片
E.必須向病員做必要的解釋
62.關于翻瓣去骨拔除斷根,錯誤的方法是:
A.瓣應足夠大,使視野清楚
B.瓣的基底部位應寬以提供充足的血運
C.翻瓣時應將骨膜保留在骨面以防術后骨感染
D.保證足夠去骨間隙,防止去骨損傷軟組織
E.縫合后應保證切口下方有骨支持
63.關于下頜第一恒磨牙,錯誤的描述是:
A.拔除時以頰舌向搖動為主,最后向頰側脫位
B.多分為兩根,即近中根和遠中根
C.兩根的頰舌徑較大彼此平行略向遠中彎曲
D.有時可分為三根,即遠中根分為遠中頰根及遠中舌根
E.患牙牢固時,可先用牙挺以頰舌側骨板為支點挺松后再拔除
64.應在下列情況下進行拔除斷根,但不包括:
A.良好的照明 B.合適的器械 C.良好的止血
D.專用的診椅 E.清楚的視野
65.關于阻生牙的敘述,錯誤的是:
A.常見阻生牙為下頜第三磨牙及上頜雙尖牙
B.阻力可來源于鄰牙 C.阻力可來源于骨
D.阻力可來源于軟組織 E.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66.根據(jù)阻生智齒長軸與第二磨牙的關系,阻生智齒可以分為多個類型,但不包括:
A.近中阻生 B.舌向阻生 C.垂直阻生
D.倒置阻生 E.中位阻生
67.關于牙根拔除,錯誤的方法是:
A.某些低位殘根在去除少許牙槽骨壁后也可用于牙鉗拔除
B.對于高過牙齦的高位殘根可用根鉗拔除
C.對于牙鉗無法夾住的低位殘根應使用牙挺
D.使用牙挺時注意不能以腭側骨板為支點
E.牙挺挺刃的大小寬窄應與牙根相適應
68.拔除過程中可使用旋轉(zhuǎn)力的牙齒是:
A.上頜第三磨牙 B.下頜中切牙 C.上頜中切牙
D.下頜第三磨牙 E.上頜雙尖牙
69.需劈冠以解除阻力的阻生智齒類型為:
A.近中阻生 B.遠中阻生 C.頰向阻生
D.舌向阻生 E.垂直阻生
70.患者左下頜阻生智齒為三根,拔除過程中遠中舌根折斷約2mm根尖無病變,此外應采取的最佳治療方案是:
A.不予拔除暫觀察 B.延期拔除 C.翻瓣去骨拔除
D.根尖挺拔除 E.根鉗拔除
71.對于診斷為“第II類近中中位頰側移位阻生”的智齒,錯誤的描述是:
A.阻生智齒偏向正常牙列中線的頰側
B.阻生智齒大部分位于下頜升支內(nèi)
C.阻生智齒的長軸向近中傾斜
D.阻生智齒的最高點低于牙合平面
E.阻生智齒的最高點高于第二磨牙頸部
72.拔牙創(chuàng)內(nèi)的血液形成血凝塊的時間一般為:
A.1分鐘左右 B.5分鐘左右 C.15分鐘左右
D.30分鐘左右 E.60分鐘左右
73.拔牙創(chuàng)內(nèi)血塊開始機化的時間大約在術后:
A.半小時 B.6小時 C.12小時 D.24小時 E.48小時
74.牙拔除術后,牙齦上皮開始向血塊表面生長的時間為:
A.半個月 B.1個月 C.2個月 D.3個月 E.半年
75.牙拔除術中的并發(fā)癥不包括:
A.下頜骨骨折 B.顳下頜關節(jié)脫位 C.出血過多
D.干槽癥 E.牙根誤入上頜竇
76.牙拔除后3~4天,出現(xiàn)拔牙創(chuàng)劇烈疼痛,最可能是:
A.干槽癥 B.牙槽突骨折 C.牙齦損傷
D.牙槽窩內(nèi)有異物 E.過高骨嵴和骨尖
77.在拔除以下哪個殘根時,如果用力不當最容易將其推入上頜竇:
A.上頜前磨牙牙根 B.上頜第一磨牙中頰根
C.上頜第一磨牙遠中頰根 D.上頜第一磨牙腭側根
E.上頜第二磨牙頰側根
78.判斷上頜竇穿孔的正確方法是:
A.用口鏡反光檢查 B.X光片檢查 C.用刮匙探查
D.捏緊兩鼻孔鼓氣 E.上頜竇開窗探查
79.干槽癥發(fā)生時間多在拔牙后:
A.當天 B.2天 C.3~4天 D.5~6天 E.1周以后
80.當上頜竇出現(xiàn)較小穿孔時,錯誤的處理方法是:
A.用紗條堵塞 B.使用大劑量抗菌藥物
C.囑患者勿用力鼓氣 D.讓穿孔通過血塊機化而堵塞愈合
E.避免沖洗創(chuàng)口
81.患者男性,60歲,右上第一磨牙殘根,糖尿病史10年,規(guī)律服藥,控制飲食,血糖8mmol/L,尿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此患者拔牙后易發(fā)生感染 B.患者目前狀況可以拔牙
C.術前應預防使用抗生素 E.術后應預防使用抗生素
D.拔牙后應以碘仿紗條填塞牙槽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