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泌內因子的是:
A.主細胞
B.壁細胞
C. 黏液細胞
D.胃上皮細胞
E.G細胞
22.分泌胃泌素的是:
A。主細胞
B.S細胞
C.壁細胞
D.G細胞
E.I細胞
23.胃蛋白酶原轉變?yōu)槲傅鞍酌傅募せ钗锸牵?/P>
A.Cl—
B.Na十
C. K十
D. HCl—
E.內因子
24.下列因素中不能刺激胃酸分泌的是:
A.促胰液素
B。乙醇
C.咖啡
D. 糖皮質激素
E.低血糖
25.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的是:
A.刺激迷走神經
B.擴張刺激幽;門部黏膜
C. 肉湯灌注幽門部黏膜
D. 鹽酸灌注幽門部黏膜
E.食物刺激小腸上段黏膜
26.與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層共同構成屏障,以阻擋胃腔內H+與胃壁接觸的是:
A.Na十
B.HCO3-
C. Cl-
D.K+
E. Caz+
17.下列三類食物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順序為:
A.蛋白質、脂肪、糖類
B. 糖類、蛋白質、脂肪
C. 脂肪、蛋白質、糖類
D.糖類、脂肪、蛋白質
E.蛋白質、糖類、脂肪
28.成人每日分泌的膽汁:
A.60—70m1
B.600—700m1
C.800一l 000m1
D.1 000—1 200ml
E.200—300ml
29.迷走神經興奮和縮膽囊素引起的胰液分泌特點是:
A.H20和HCO~'含量少,酶含量多
B.HzO和HCO~含量多,酶含量少
C.H20和HCO;-以及酶均多
D. H20和HCO;-以及酶均少
E.兩者的分泌特點不同
30.關于促胰液素的作用錯誤的是:
A,刺激胰腺含酶高的分泌
B. 刺激胰腺分H2O和HCO3-
C. 刺激膽汁分泌
D.抑制胃酸分泌
E.抑制小腸運動
31.膽汁中有利膽作用的成分是:
A.膽固醇
B.膽色素
C. 磷脂酰膽堿
D.脂肪酸
E.膽鹽
12.引起促胰液素釋放的主要刺激物是:
A.鹽酸、脂酸鈉、蛋白質分解產物
B.鹽酸、脂酸鈉、葡萄糖
C.鹽酸、高滲鹽水、葡萄糖
D.氨基酸、高滲鹽水、葡萄糖
E.氨基酸、高滲鹽水、脂肪酸
33.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質是:
A.鹽酸
B.胰蛋白酶
C.組織液
D.腸致活酶
E.糜蛋白酶
34.對胰液分泌的描述,哪項是錯誤的:
A.食物是興奮胰腺的自然因素
B.在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
C. 胰腺分泌受神經與體液調節(jié)的雙重控制,以神經調節(jié)為主
D.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胰液分泌
E.促胰液素與膽囊收縮素是主要的體液因素
35.引起膽囊收素最重要妁體液因素是:
A.促胃液素
B.促胰液素
C. 促胰酶素
D. 膽鹽
E.鹽酸
36.給狗十二指腸腔內注入0.5%鹽酸50ml,可引起:
A.胰液和膽汁分泌均減少
B.胰液和膽汁分泌均增加
C.胰液和膽汁分泌都不變
D.胰液分泌不變,膽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膽汁分泌減少
37.給狗靜脈注射稀釋膽汁 10m1,可引起:
A. 胰液和膽汁分泌均減少
B.胰液和膽汁分泌均增加
C. 胰液和膽汁分泌均不變
D. 胰液分泌不變,膽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膽汁分泌不變
38.在小腸液中存在而在胰液中不存在的酶是:
A.淀粉酶
B.蔗糖酶
C.羧基肽酶
D. 脫氧核糖核酸酶
E.腸致活酶
39.食物進入消化道后,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時間最長:
A. 胃
B.空腸
C. 回腸
D. 結腸
E.直腸
40.十二指腸—結腸反射可:
A.抑制胃液分泌
B.抑制十二指腸運動
C.增強十二指腸運動
D.抑制結腸運動
E.增強結腸運動
41.不能在人類消化道內消化的糖類有:
A.寡糖
B.果膠
C.糊精
D. 纖維素
E.糖原
42.大腸集團蠕動的主要作用是:
A.促進結腸內水分的吸收
B.對結腸內容物起混合作用
C. 對結腸內容物起搓揉作用
D.促進腸壁排泄重金屬;
E.將結腸內容物向肛端方向推進
43.大腸內的細菌可利用簡單物質合成下列維生素:
A.維生素D
B.維生素A
C.維生素E
D.維生素K和維生素B族
E.葉酸
44.氨基酸和水在小腸的吸收機制分別是:
A.滲透,主動轉運
B.單純擴散,單純擴散
C. 主動轉運,滲透
D.主動轉運,易化擴散
E.主動轉運,人胞作用
45.主動吸收膽鹽和維生素B真:的部位是:
A.結腸上段
B.十二指腸
C.空腸
D.結腸下段
E.回腸
46.膽鹽在回腸的吸收機制是:
A.滲透
B.主動轉運
C.人胞作用
D. 單純擴散
E.易化擴散
47.鐵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腸
C.空腸
D. 回腸
E.結腸
48.小腸黏膜對葡萄糖的吸收直接依賴于:
A.血漿中胰島素的濃度
B.腸腔中K+的濃度
C. 血漿中胰高血糖素的濃度
D. 腸腔中Na+的濃度
E.腸壁與腸道中葡萄糖的濃度 差
49.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產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
A.十二指腸
B.空腸和回腸
C. 十二指腸和空腸
D.空腸
E.回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