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膳食脂肪適宜攝入量以占總能量百分比計算為
A.5%~8%
B.l0%~15%
C.20%~30%
D.35%~40%
E.45%~50%
【答案】C
【精析與避錯】成人膳食中各種功能營養(yǎng)素的比例為:碳水化合物供能宜占總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質占l0%~15%。每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在體內氧化產生的能量值分別為16.8kJ、16.74kJ、37.56kJ。
2.以下不是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纖維是
A.纖維素
B.半纖維素
C.木質素
D.果膠
E.樹膠
【答案】C
【精析與避錯】碳水化合物的結構單元是單糖。雖然木質素包括在粗纖維范疇內,但它并不是真正的碳水化合物,而是苯基-丙烷衍生物的復雜聚合物,它與纖維素、半纖維素共同構成植物的細胞壁。人與動物均不能消化木質素。
3.下列哪一種食品添加劑通過與肉制品中肌紅蛋白發(fā)生化學反應使肉制品呈鮮紅色
A.紅曲米
B.莧菜紅
C.赤蘚紅
D.亞硫酸鈉
E.亞硝酸鈉
【答案】E
【精析與避錯】亞硝酸鹽在酸性條件下可有細菌分解為亞硝酸,進而轉變?yōu)橐谎趸。一氧化氮能取代肌紅蛋白分子中鐵的配位體,形成鮮紅的一氧化氮肌紅蛋白。
4.下列食物中相對含鈣高且吸收好的食物是
A.禽肉
B.畜肉
C.蛋類
D.乳類
E.菠菜、莧菜等
【答案】D
【精析與避錯】植物性食物中的鈣受其中草酸、植酸等影響吸收率低。乳及乳類制品不僅含鈣高,加上乳糖的作用吸收率也高,是優(yōu)質的鈣來源。
5.引起食品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是
A.滲透壓
B.濕度
C.pH值
D.組織酶
E.微生物
【答案】E
【精析與避錯】微生物因素是影響食品腐敗變質最主要的因素,其他因素是食物腐敗變質的條件。
6.揮發(fā)性鹽基總氮用于鑒定
A.脂肪酸敗
B.蛋白質腐敗
C.碳水化合物酸敗
D.蔬菜的腐敗
E.水果的腐敗
【答案】B
【精析與避錯】揮發(fā)性鹽基總氮,即食品水浸液在堿性條件下能與水蒸氣一起蒸餾出的總氮量,是我國食品衛(wèi)生標準中鑒定蛋白質腐敗變質的指標。
7.黃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主要是
A.心
B.腦
C.肺
D.肝
E.脾
【答案】D
【精析與避錯】黃曲霉毒素有很強的肝毒性,可導致肝細胞壞死、膽管上皮增生、肝脂肪浸潤及肝內出血等急性病變。少量持續(xù)攝入則可引起肝纖維細胞增生、肝硬化等慢性病變。
試題來源:【公衛(wèi)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 |
8.防止食品中含有黃曲霉毒素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A.防霉
B.去霉
C.去毒
D.挑出霉粒
E.碾壓加工
【答案】A
【精析與避錯】防霉是預防食品被真菌毒素污染的根本措施。如田間防霉、低溫保藏并注意除濕和通風等。此外,發(fā)展不利于黃曲霉毒素產生的抗性作物品種、除氧充氮或用二氧化碳進行保藏、γ射線或化學藥物防霉等也有一定效果。
9.下列哪種氨基酸必須由食物提供
A.丙氨酸
B.天門冬氨酸
C.谷氨酸
D.蛋氨酸
E.絲氨酸
【答案】D
【精析與避錯】有9種氨基酸不能在機體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由膳食提供,這些氨基酸被稱為必需氨基酸,包括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和組氨酸(其中組氨酸是嬰兒必需氨基酸)。
10.屬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亞油酸
B.棕櫚酸
C.花生四烯酸
D.油酸
E.硬脂酸
【答案】A
【精析與避錯】必需脂肪酸是指人體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須通過食物供給的脂肪酸,包括亞油酸和α-亞麻酸。亞油酸普遍存在于植物油中,α-亞麻酸在豆油和紫蘇籽油中較多。
11.陶瓷容器中可能移入食品的有害金屬是
A.鉛、鎘
B.鐵、鋅
C.銅、鈷
D.鉬、鎳
E.鉻、錫
【答案】A
【精析與避錯】陶瓷器所用釉彩是由彩色顏料與助溶劑混合制成的。彩色顏料多為無機金屬離子的化合物,如鎘;助溶劑則一般為含鉛的化合物。燒制好的彩釉中這些金屬化合物較穩(wěn)定,毒性不大,但在酸性環(huán)境中易溶出。
12.畜肉處在僵直和后熟過程中為
A.腐敗肉
B.條件可食肉
C.廢棄肉
D.新鮮肉
E.病畜肉
【答案】D
【精析與避錯】牲畜宰殺后,從新鮮至腐敗變質要經(jīng)僵直、后熟、自溶和腐敗四個過程。處于僵直和后熟階段的畜肉為新鮮肉。
13.和肉類相比較,魚類中
A.脂肪含量較高,且多為飽和脂肪酸
B.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飽和脂肪酸
C.脂肪含量較高,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D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
E不含膽固醇
【答案】D
【精析與避錯】魚類中脂肪含量較低,主要分布在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魚類脂肪特別是深海魚脂肪最顯著的營養(yǎng)學特點是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ω-3系的二十碳五烯酸(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 DHA)。
14.有助于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食物是
A.牛奶
B.雞蛋
C.精粉
D.動物內臟
E.蘋果
【答案】D
【精析與避錯】膳食中的鐵分為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兩大類,血紅素鐵的吸收幾乎不受膳食因素的影響。膳食鐵的良好來源為動物肝、動物全血、畜禽肉類等,其中血紅素鐵含量高。牛奶是一種貧鐵食物,且吸收率不高。
15.引起副溶血性弧菌中毒的常見食物是
A.奶類
B.肉類
C.海產品
D.發(fā)酵食品
E.腌制食品
【答案】C
【精析與避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一般多發(fā)于6~9月份,除溫度和濕度條件等原因外,由于副溶血性弧菌耐鹽,因此海產品、鹽腌食品檢出率高。腌制食品不僅包括鹽腌食品,還包括糖漬食品等,所以選項E不正確。
16.大豆中能影響鋅、鈣、鎂、鐵被吸收利用的物質是
A.水蘇糖
B.棉籽糖
C.植酸
D.硫代葡萄糖苷
E.皂苷
【答案】C
【精析與避錯】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很強的金屬離子螯合劑,在腸道內可同鋅、鎂、鈣、鐵、銅等元素結合而排出體外,從而減少這些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17.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的機制是
A.巰基酶失活
B.膽堿酯酶活性被抑制
C.溶血作用
D.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
E.毛細血管擴張
【答案】D
【精析與避錯】機體內大量攝入亞硝酸鹽,可使血紅蛋白轉變?yōu)楦哞F血紅蛋白,失去其運輸氧的能力而導致組織缺氧。
18.引起四季豆中毒的有毒成分是
A.秋水仙堿
B.皂素
C.龍葵素
D.毒蠅堿
E.氰苷
【答案】B
【精析與避錯】中毒多因食用炒、煮不透的菜豆所致,多發(fā)生于秋季。皂素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癥,并對紅細胞有溶解作用。
19.食物蛋白質生物學價值是指
A.氮吸收量/氮攝入量
B.氮攝入量/氮吸收量
C.氮儲留量/氮吸收量
D.氮吸收量/氮儲留量
E.氮儲留量/氮攝入量
【答案】C
【精析與避錯】蛋白質生物學價值是反映食物蛋白質消化吸收后,被機體利用程度的指標。氮儲留量即被機體利用的量,氮吸收量指被吸收的量,二者的比值反映蛋白質被利用的程度。
20.暗適應時間延長是由于缺乏
A.維生素C
B.維生素B1
C.維生素PP
D.維生素E
E.維生素A
【答案】E
【精析與避錯】維生素A能促進視覺細胞內感光物質的合成與再生,以維持正常的視覺。其體內維生素A的營養(yǎng)狀況可影響暗適應時間的長短,缺乏維生素A可導致暗適應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