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選調(diào)生考試公共基礎(chǔ)知識輔導:科技之真菌門
1.一般特征
真菌的營養(yǎng)體除少數(shù)原始種類是單細胞外,一般都是由向四周伸展的分枝絲狀體所構(gòu)成,特稱菌絲體(mycelium),每一根絲稱為菌絲(hyphae)。菌絲有的分隔,有的不分隔,不分隔的菌絲實為一個多核的大細胞(圖)。菌絲纏繞在一起形成菌絲體。高等類型的真菌進行有性生殖時,常形成特殊的菌絲組織結(jié)構(gòu),其中產(chǎn)生有性孢子,此種組織結(jié)構(gòu)稱子實體(sporophore)。
大多數(shù)真菌細胞壁是由幾丁質(zhì)(chitin)組成,部分低等真菌的細胞壁是由纖維素組成。菌絲細胞內(nèi)包含有細胞、細胞質(zhì)、液泡,貯存有油滴、肝糖等養(yǎng)分。有些真菌細胞的原生質(zhì)體含有色素而使菌絲(尤其是老的菌絲)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但是,這些色素是非光色素。
真菌的生殖方式有營養(yǎng)繁殖、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種,其中,無性生殖極為發(fā)達,形成各種各樣的孢子。
真菌的生活方式是導養(yǎng)的,一部分是寄生的,一部分是腐生的。有的是腐生為主,兼有寄生活;有的是寄生為主,兼有腐生生活。只有一小部分是絕對寄生的,這部分常常造成農(nóng)作物病害——如小麥稈銹病(Puccciniagraminis)等的主要病原菌。
真菌的分布極廣,陸地、水中及大氣中都有,尤其以上土壤中最多。
2.分類和代表植物
真菌的種類很多,約有3800多屬,已知道的有70000種以上,可分為4綱:藻菌綱、子囊菌綱、擔子菌綱和半知菌綱。
(1)藻狀菌綱(Phycomycetes)植物體多為分枝的絲狀體,菌絲不具橫隔,含多核。繁殖方式與某些藻類很相似,本綱約有200多屬,常見植物為黑根毒。
黑根霉(匐枝根霉)(Rhizopusnigricans)也稱面包霉,多腐生于富含淀粉的食物上,菌絲橫生,向下生有假根;向上可生出孢子囊梗,其先端分隔形成孢子囊,其中產(chǎn)生許多生孢子,孢子成熟后呈黑色,當孢子散落在適宜的基質(zhì)上,就萌發(fā)成新的植物。它們可進行有性接合生殖(圖)。黑根霉常使蔬菜、水果、食物等腐爛。甘薯貯藏期間,如遇高溫、高濕和通風不衣,常由它引起軟腐病。
(2)子囊菌綱(Ascomycetes):菌絲有分隔,有性生殖時形成子囊(ascus)、子囊孢子(ascuspore)及子囊果。子囊是有性生殖的兩性核結(jié)合的場所,結(jié)合的核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形成子囊孢子,一般是8個。本綱的子實體也稱為子囊果(asco-carp),其周圍是菌絲交織而成的包被(peridium),即子囊果的壁。子囊果內(nèi)排列的子囊層,子囊之間有絲。子囊果有如圖所示的有3種類型:①子囊盤(apothecium);子囊果呈盤狀、杯狀或碗狀,子實層常露在外;②子囊殼(perithe-cium);子囊果呈瓶狀,頂端有孔口,這種子囊果常理于子座中(stroma);③閉囊殼(cleistothecium):子囊呈球形,無孔口,完全閉俁(圖)。子囊果的形狀是子囊菌綱分類的重要依據(jù),但有的種類則無子囊果。
本綱常見的屬有酵母菌屬、青霉屬、曲霉屬和蟲草屬等等。
、俳湍妇鷮(Saccharomyces)是本綱中最原始的種類,常用于制造啤酒。植物體為單細胞,卵形,有一個大液泡,核很小。酵母菌的重要特征是出芽繁殖(圖)。首先在母細胞的一端形成一個小芽,(也叫芽生孢子blasto-spore),老核分裂后形成的子核,移入其中一個小芽,小芽長大后脫離母細胞,成為一個新酵母菌。芽細胞可以相連成為假菌絲。有性生殖時合子不轉(zhuǎn)變?yōu)樽幽,以芽殖法產(chǎn)生二倍體的細胞,由二倍體的細胞轉(zhuǎn)變成子囊,減數(shù)分裂后形成4個子囊孢子。酵母能將糖類在無氧條件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酒精,與人類密切關(guān)系。
、谇嗝箤(Penicillium)主要是以分生孢子繁殖,從菌絲體上產(chǎn)生很多直立的分生孢子梗,梗的先端分枝數(shù)次,呈掃帚狀,最后的分枝稱小梗(sterigma),生小梗的枝叫;。小梗上有一串青綠色的分生孢子(圖)。有性生殖僅在少數(shù)種中發(fā)現(xiàn),子囊果是閉囊殼。
青霉素(盤尼西林)是20世紀醫(yī)學上的一大發(fā)現(xiàn),其主要是從黃青霉(Penicilliumchrysogenum)和點心青霉(P.notatum)中提取的。但有的青毒有毒,同時它們也是常見的污染菌。與青霉相近的是曲霉屬(Aspergillus)(圖)。其分生孢子梗頂端膨大成球,不分枝,可區(qū)別于前者。其中的黃曲霉(A.flaqus)的產(chǎn)毒菌株產(chǎn)生黃曲霉素,毒性很大,能使動物致死和引起癌癥。
、巯x草屬(Cordyceps)在鱗翅目昆蟲體內(nèi)寄生的子囊菌,其中冬蟲夏草(C.sinensis)(圖)最著名。該菌的子囊孢子秋季侵入鱗翅目幼蟲體內(nèi),幼蟲僅存完好的外皮,蟲體內(nèi)菌絲形成菌核。越冬后,次年春天從幼蟲頭部長出有柄的棒狀子座。由于子座伸出土面,狀似一顆褐色的小草,故該菌有冬蟲夏草之名。該菌為我國特產(chǎn),是一種名貴補藥,有補腎和止血止痰之效。
(3)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菌絲有分隔,有性生殖時形成擔子(basidi-um),它是兩性核配的場所,擔子上常生有4個擔孢子(basidiospore),擔子菌的子實體也稱為擔子果,是高等擔子菌產(chǎn)生擔子和擔孢子的一種結(jié)構(gòu)、其大小、形狀、地質(zhì)、色澤差異很大。
、賯憔鷮(A.garicus)子實體由菌蓋(pileus)菌褶(gills)、黃柄(stipe)和黃環(huán)(annulus)菌蓋張開時殘留在菌柄上的環(huán)狀膜)組成。菌褶的表面是子實層,子實層中有不產(chǎn)生孢子的測絲、無隔擔子、擔子棒狀,頂端有4個小梗,每個小梗上長1個擔孢子,擔孢子成熟后脫落,生成單核菌絲,經(jīng)過復雜的變化,又生成子實體(圖)。
本綱常見的食用菌有平菇(Pleurotusostreatus)、香菇(Lentinusedodes)、口磨(Tricholmagambosum)等,它們都是美味和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作為食用和藥用還有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銀耳(Tremellafusiformis)、猴頭(Hericiumerinaceus)等。藥用的有豬苓(Polyporusumbellatus)、靈芝(Ganodermalucidium)、茯苓(Poriacocos)等。常見的植物病原菌有麥菌稈銹病菌(Pucciniagraminis)、玉米黑粉病菌(Ustilagomaydi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