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e synonymous with 和…同義;成為…的代表詞
微信剛上市沒多久就成了“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代名詞(become synonymous with the mobile internet),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smartphones),越來越多的用戶更青睞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僅在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shù)就從2011年的剛過2億躍居到2015年的突破6億。而微博在設計之初就是針對電腦端而研制的,這使得微博在手機端的應用方面滯后于微信。
2.be overloaded with/ be flooded with/ be overwhelmedwith (都可以用來表示)被(大量不喜歡的事物)包圍
有分析人士認為,促使大量用戶從微博轉(zhuǎn)向微信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微博過度引入了大量不加篩選的廣告,使用戶被垃圾信息所包圍(be overloaded with/ be flooded with/ be overwhelmed with),很多用戶離開微博就是因為不堪被大量廣告騷擾,并且質(zhì)疑微博濫用這一平臺(abuse the platform)向客戶投放了大量廣告。而在這一點上微信做的就好很多,微信運行前期是零廣告,2015起微信開始有篩選地向目標用戶(targeted user)投放廣告,并且控制著24小時內(nèi)最多投放一個廣告的頻率。
3.to stake A on B 把A押注在了B上
在微信引入支付功能后,用戶在微信上綁定銀行賬戶,便可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scan WeChat QRcode)來實現(xiàn)線下移動支付(offline mobile payment). 截止到2015年,有超過2億的用戶在微信上綁定了銀行卡,這對微信這款產(chǎn)品所在的公司騰訊Tencent來說無疑是一筆很大的收入。實際上,業(yè)內(nèi)分析人士甚至認為騰訊已經(jīng)將其商業(yè)模式押注在這款明星產(chǎn)品的成功上了(to stake its business model on the success of its star product)。騰訊利用微信作為平臺,在其中嵌入像叫車服務、美食外賣、在線視頻之類的服務。而微博在這方面顯然大大遜色于微信。
那么各位同學們,你們是怎么看待如今微博日漸沒落的原因呢?還是你們認為微博現(xiàn)如今的狀況其實并不能稱之為是沒落也許只是一種戰(zhàn)略上的調(diào)整呢?不妨寫下你們的想法,來跟大瑞老師一起交流吧!
最后,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今天所學習到的新單詞及表達,在有關互聯(lián)網(wǎng)類寫作中也許你們會用到它們哦!
微博控 microblog addict
自拍照 selfie
把競爭對手遠遠地甩在身后 to see off its rivals
活躍微信用戶 active WeChat account
讓出了社交媒體的頭把交椅 to lost the social media crown
和…同義;成為…的代表詞 be synonymous with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smartphones
(都可以用來表示)被(大量不喜歡的事物)包圍 be overloaded with/ be flooded with/ be overwhelmed with
濫用了某物 abuse sth(這里abuse做動詞,如果需要名詞形式則是the abuse of sth,這里abuse做名詞)
目標用戶 targeted user
把A押注在了B上 to stake A onB
掃描微信二維碼 scan WeChat QR code
線下移動支付 offline mobile pa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