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習題(7)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備考習題(7)

來源:考試網  [ 2019年08月15日 ]  【

  1.人的學習主要通過( )

  A.視覺

  B.聽覺

  C.嗅覺

  D.觸覺

  2.形成穩(wěn)定的品德是在( )階段。

  A.依從

  B.認同

  C.內化

  D.同化

  3.( )是繼2歲之后正常兒童出現強迫現象的又一高峰年齡。

  A.3~4歲

  B.5~6歲

  C.7~8歲

  D.8~10歲

  4.“魚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边@種矛盾心態(tài)是動機沖突形式中的( )沖突。

  A.雙避

  B.趨避

  C.雙趨

  D.單趨

  5.“班級”一詞最早是由( )提出來的。

  A.埃拉斯莫斯

  B.杰克遜

  C.德魯克

  6.人們能通過一個人的表情來推測出他的情緒狀態(tài),這體現出情緒、情感具有( )。

  A.信號功能

  B.適應功能

  C.動機功能

  D.組織功能

  7.學生根據爬行動物的關鍵特征,來判斷某些動物是不是爬行動物的過程是( )。

  A.抽象化

  B.概括化

  C.歸納化

  D.分化

  8.在陳述性知識的提取過程中,最重要的提取線索是( )。

  A.學習情境

  B.主體狀態(tài)

  C.知識的層次組織

  D.他人的提示

  9.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聲音要求要洪亮,所依據的感知規(guī)律是( )。

  A.強度律

  B.差異律

  C.活動律

  D.組合律

  10.自我價值理論認為個人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是( )。

  A.自我價值感

  B.需要的滿足

  C.自己的興趣

  D.適當的歸因

  【參考答案解析】

  1.A【解析】有心理學家證明,人的學習83%通過視覺,11%通過聽覺,3.5%通過嗅覺,1.5%通過觸覺,1%通過味覺。

  2.C【解析】內化是指在思想觀點上與社會規(guī)范及其價值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此時,穩(wěn)定的品德形成。

  3.C【解析】研究發(fā)現,7~8歲是繼2歲之后正常兒童出現強迫現象的又一高峰年齡。

  4.C【解析】雙趨沖突是指從自己同時都很喜愛的兩個事物中僅擇其一的心理狀態(tài)。

  5.A【解析】略。

  6.A【解析】情緒和情感的信號功能是指情緒和情感在人際間具有傳遞信息、溝通思想的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表情實現的。

  7.D【解析】對客觀事物進行分辨是概念形成的重要一步。辨別滲透于概念形成的全過程,從發(fā)覺客觀事物的屬性或特征(抽象化),到對這些屬性或特征的認同(類化),然后過渡到對客觀事物的屬性或特征之間差異的認識(辨別或分化)。

  8.C【解析】陳述性知識從長時記憶中提取信息時,需要依據一定的線索:(1)提取信息離不開聯想,各種聯想(如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都是基本的提取線索;(2)知識的層次組織是一種最重要的提取線索;(3)學習情境和主體狀態(tài)也是提取知識的重要線索;(4)學習者在學習時的姿勢也可以成為提取線索。

  9.A【解析】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語必須達到一定強度,才能為學習者清晰地感知。這是對感知規(guī)律中強度律的運用。

  10.A【解析】自我價值感是個體追求成功的內在動力。

 查看更多試題內容請點擊下載:

  【焚題庫】2019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jié)題庫+考前密訓試題】

加入2019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交流群648031666。教師資格考試報名 ,還能和考友一起學習交流!

責編:shunning陽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