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tǒng)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模擬試題 >>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2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2

來源:考試網  [ 2019年05月22日 ]  【

2019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試題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

  1.我國西周時期“學在官府”以及歐洲的“政教合一”體現(xiàn)了教育的( )。

  A.文化功能 B.政治功能 C.個性發(fā)展功能 D.教育功能【答案】B。

  2.課的類型是由( )決定的。

  A.教師備課 B.課的種類 C.學生的學習過程 D.教學的階段性

  【答案】B。解析:課的類型是由課的種類決定的。

  3.西歐中世紀主要采用家庭教育形式的是( )。

  A.基督教教育 B.騎士教育 C.教會教育 D.城市教育

  【答案】B。解析:騎士教育是西歐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產物,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以培養(yǎng)英勇善戰(zhàn)、忠君敬主和舉止得體的騎士為目標。騎士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教會教育無關。

  4.提出“什么知識最有價值”,主張“教育的任務是教導人們怎樣生活”的教育家是( )。

  A.斯賓塞 B.杜威 C.盧梭 D.赫爾巴特【答案】A。

  5.教育從生產勞動中第一次分離的標志是( )。

  A.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 B.有了國家C.學校的產生 D.創(chuàng)造了文字

  【答案】C。解析:學校的產生標志著教育從生產勞動中第一次分離。

  6.為了讓幼兒認識蜻蜓,教師出示了蜻蜓的標本,這采用的是( )教學方法。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言語直觀 D.動作直觀【答案】A。解析:標本屬于實物直觀。

  7.根據奧蘇貝爾對有意義學習的分類,如果兒童聽到“鳥”或看到文字的“鳥”,就知道它代表實際的鳥,即使此時并未見到真實的鳥,兒童也能以語言或文字的形式在大腦中形成關于鳥的形象。這屬于( )。A.概念學習 B.命題學習 C.發(fā)現(xiàn)學習 D.抽象符號學習

  【答案】D。解析:符號學習指學習單個符號或一組符號的意義,或者說學習它們代表什么。

  8.小剛一到數學考試就特別緊張,一發(fā)下試卷就手心出汗,甚至胃疼,覺得考不好就證明自己無能,今后一輩子就完了,也對不起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小剛的這種表現(xiàn)最有可能是( )。

  A.焦慮癥狀 B.恐怖癥狀 C.強迫癥狀 D.抑郁癥狀【答案】A。

  9.低年級學生擅自離開座位時,教師忽略了他們,轉而表揚那些保持不動的學生,離座率會下降。這是因為離座的學生受到了( )。A.直接強化 B.自我強化 C.替代強化 D.間隔強化

  【答案】C。

  10.一個人學會騎自行車,很多年不騎也不會忘記,這種記憶是( )。

  A.情景記憶 B.程序性記憶 C.陳述性記憶 D.外顯記憶

  【答案】B。解析: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的區(qū)別:陳述性記憶是指對事情描述的記憶,如自我介紹,這是屬于外顯記憶;而程序性記憶是指技巧性的動作,如騎腳踏車,這是屬于內隱記憶。

  11.基于每一所學校和學校所在社區(qū)的特殊需要而開發(fā)的課程稱為( )。

  A.區(qū)域課程 B.校本課程 C.地方課程 D.國家課程

  【答案】B。解析:考查的是校本課程的概念。

  12.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詞匯,能寫出通順的句子,但在寫自己熟悉的題材時仍然寫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原因是學生缺乏( )。A.陳述性知識 B.認知策略 C.言語信息 D.動作技能

  【答案】B。解析:按照學習結果,加涅把學習分為五種類型,包括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動作技能和態(tài)度。其中,認知策略指調控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等內部心理過程的技能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大量的詞匯,能寫出通順的句子,但在寫自己熟悉的題材時,仍寫不出高水平的作文,原因是學生缺乏相應的認知策略。

  13.學生獲得好的成績,老師給予獎勵,反映了桑代克的( )。

  A.準備律 B.學習率 C.練習率 D.效果律【答案】D。

  14.“側耳傾聽”“舉目凝視”“屏息”等現(xiàn)象反映的是注意的( )。A.轉移 B.內在 C.廣度 D.外在

  【答案】D。解析:題干中的現(xiàn)象是注意體現(xiàn)在面部表現(xiàn)上的外在表現(xiàn)。

  15.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是( )。A.學生會 B.團委 C.班級 D.班主任

  【答案】C。解析:班級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

  16.啟發(fā)式教學體現(xiàn)的教學規(guī)律( )。

  A.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統(tǒng)一 B.掌握知識與發(fā)展智力相統(tǒng)一

  C.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tǒng)一 D.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tǒng)一

  【答案】A。解析:啟發(fā)式教學強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17.“午飯吃魚還是吃炸雞呢?吃魚更健康,但是刺多;吃炸雞沒有刺的煩惱,但是不夠健康!边@種心理沖突屬于( )。

  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多重趨避沖突

  【答案】D。解析:題干呈現(xiàn)的是同時含有吸引與排斥兩種力量的兩個目標,因此是多重趨避沖突。

  18.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書上,這種關于“學習”的觀點沒有處理好(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答案】B。

  19.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guī)范、獨立學科正式誕生的著作是( )。

  A.《學記》 B.《普通教育學》 C.《大教學論》 D.《教育漫話》

  【答案】B。解析:《普通教育學》和《大教學論》都是學科,《大教學論》有神學色彩,所以并不科學,跟這個沒關系,這樣教大家記憶,看到“規(guī)范、科學”就選《普通教育學》,看到“萌芽、開端”就選《大教學論》因此根據題干,答案選B。

  20.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 )規(guī)定。

  A.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B.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C.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D.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

  【答案】D。解析: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制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

  21.( )是( )的政策性表達,具有政策的規(guī)定性,在一定時期內具有必須貫徹的強制性。

  A.教育目的、教育目標 B.教育目的、教育方針

  C.教育方針、教育體制 D.教育方針、教育目的

12
責編:shunning陽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