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幼兒 >> 保教知識與能力 >> 復習資料 >> 2016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基礎知識資料大全7

2016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基礎知識資料大全7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6年08月08日 ]  【

 2016教師資格考試《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基礎知識資料大全7

  幼兒園課程

  課程系指在學校的教師指導之下出現(xiàn)的學習者學習活動的總體。從這一課程意義上來說,課程不僅包括課表上所指定的教師有計劃組織的各學科的教學活動,還包括學生自動自發(fā)和有計劃組織的所有課外活動,甚至包括課間10分鐘活動。在幼兒園,課程就不再是傳統(tǒng)的“六科”學習活動,而應包括各類游戲活動和日常生活活動。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xiàn)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各諧發(fā)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課程的基本要素通常是指目標、內容、組織與評價。

  (一)幼兒園課程的特點

  1.幼兒園課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兒園課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與環(huán)節(jié)之中,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自選活動、轉換過渡與收拾整理、進餐、盥洗、午睡以及入(離)園等等。

  2.游戲是幼兒園課程的基本形式

  如果幼兒園用上課來代替幼兒游戲的話,幼兒園課程就會“小學化”,幼兒園課程也就不成其為幼兒園課程了。

  3.以幼兒的直接經驗為基礎

  (二)幼兒園課程目標的作用

  1.制定教育教學計劃的依據(jù)

  2.引導教育教學過程的方向

  3.評價教育教學效果的標準

  (三)選擇與確定幼兒園課程內容的原則

  1.滿足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整體需要,有效地發(fā)揮各領域的教育作用

  2.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幼兒必要的和有效的學習內容。

  例如:對小班的幼兒而言,由于他們自我照顧能力有限,情感上還很依賴成人的關懷,同時又開始發(fā)展自我意識,因此,在內容生活上就著重以常規(guī)生活和多種自選游戲活動來促進幼兒自理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幼兒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而不應該側重學科知識的學習。如果時機不成熟而勉強讓幼兒學習,會讓他們感到在學習上有挫折感導致產生消極的學習興趣。

  3.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與興趣,內容具有時代性、豐富性

  在為幼兒提供學習內容時要盡可能使幼兒看的見、摸的著,讓他們親身感受與體驗,正如陳鶴琴先生所說的:“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

  “小水洼的故事”

  4.適合幼兒的能力與發(fā)展需要,對幼兒的進一步學習具有挑戰(zhàn)性

  (四)幼兒園課程的實施

  1.幼兒園教育教學計劃的內容:

  (1)教師按課程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和組織的教育活動

  (2)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組織

  (3)幼兒自選活動的提供與指導

  (4)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與利用

  (5)家長工作和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等。

  2.如何安排好幼兒一日活動:

  (1)一日生活安排盡可能減少環(huán)節(jié)的轉換;

  (2)根據(jù)動靜交替的原則來安排一日生活;

  (3)使用相對穩(wěn)定的一日生活日程表,幫助幼兒掌握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名稱,使他們知道下一環(huán)節(jié)干什么;

  (4)每環(huán)節(jié)結束時有明確的信號,讓每個幼兒意識到要轉換活動了;

  (5)確定轉換時幼兒集合的地點;

  (6)一旦幼兒集中后馬上轉入下一活動,即使還有部分幼兒未到場。

  (五)教案的設計:

  教案是一個教學活動的具體計劃,它闡明在預定的教學時間內要做什么,怎樣做,達到什么目標等。

  (六)選擇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徑

  1.教育教學的組織形式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有三種: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

  在幼兒園過多使用集體活動是不合適的。

  2.教育教學的方法

 、儆^察

  重點是教幼兒學會運用自己的感官去觀察事物的方法,而不是只知道觀察的結果“是什么”。

  ②實驗

  幼兒園的科學實驗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進行嘗試和探索。

  在使用實驗方法時,應重視實驗的過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個什么結論或有個什么了不起的發(fā)現(xiàn),只有在過程中才能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認真、專注等科學態(tài)度,才能讓幼兒學會觀察、提問、實驗、分析、推理等科學方法。

  ③游戲操作。

 、軈⒂^。

  組織參觀要注意幾個要點:①參觀要有明確的目標,根據(jù)教育教學的要求進行。②參觀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取得對方的合作與配合,也需要得到家長們的支持。③參觀時,要特別注意幼兒的安全。④參觀后,要組織幼兒談話和討論,并提供機會和條件讓幼兒用各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所見所聞,如繪畫、手工制作等。⑤談話、討論⑥講解、講述。

  在教學中,很少單獨使用講解的方法,如果講解與其他方法結合起來運用,可能得到較好的效果。

  3.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手段

 、賹嵨

 、趫D書。為幼兒選擇圖書要求畫面清楚、色彩賞心悅目,而且畫面要大,最好一頁只有一個畫面。

 、蹝靾D、圖片、照片

 、芑脽羝、錄像帶

 、葑灾平叹

 、薅嗝襟w

  4.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途徑

 、賹iT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

 、谌粘;顒优c生活

  ③學習環(huán)境

 、芗覉@合作

  (七)幼兒園課程評價

  1.課程評價概述

  (1)評價的目的

  第一,了解幼兒的實際發(fā)展狀況,使教師能夠針對幼兒的需要、特點及個體差異,決定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及活動形式、指導方式等。

  第二,了解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過程,以及幼兒整體的發(fā)展狀況,從而評價課程是符合教育目的和適合幼兒。

  (2)評價的作用

  它具有(鑒定)、(診斷)、(改進)、(導向)等作用。

  2.課程評價的內容

  教育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對(幼兒)、(教育活動)、(教師)這三個方面作出評價。

  對幼兒的評價,不只是評價他們掌握與課程有關具體知識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評價他們的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態(tài)度、方法、行為方式等。

  對教育活動的評價重點是:是否為幼兒提供了與目標相一致的學習經驗,所提供的經驗是否與幼兒生活經驗及已有經驗相聯(lián)系,使幼兒可有效地進行學習。

  對教師的評價,主要著眼于評價教師從設計、準備直到實施每個階段所進行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態(tài)度。

  3.課程評價的原則

  (1)評價應有利于改進與發(fā)展課程;

  (2)評價中發(fā)揮教師的主體性;

  (3)評價要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

  (4)評價應客觀與真實。

  總之,評價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進和完善課程,為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教育機會和條件,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責編:二二莉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