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小學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復習資料 >>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感覺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感覺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7年08月02日 ]  【

  1.感覺的概念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

  2.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受性是感覺器官對刺激的感覺能力,也就是人對刺激的感覺靈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過感覺閾限來測量的。感受性與感覺閾限成反比關系,感覺閾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絕對感覺閾限與絕對感受性

  絕對感覺閾限是指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絕對感受性是指感覺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別感覺閾限與差別感受性

  兩個同類的刺激物,只有達到一定的差異強度,才能引起人們的感覺差異。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的最小變化量,叫做差別感覺閾限,又稱最小可覺差。在感覺上,能察覺出兩個同類刺激物之間的最小差別量的能力,叫差別感受性。

  3.感覺的特性

  感覺的特性指的是感覺的相互作用引起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它有兩種形式:一是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覺適應、感覺對比、感覺后象三種特性;二是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覺的相互補償和聯(lián)覺兩種特性。

  (1)感覺適應

  在外界刺激持續(xù)作用下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叫感覺適應。

  視覺的適應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暗適應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處轉(zhuǎn)入暗處時視覺感受性提高的現(xiàn)象。如人們從陽光照射的室外走入電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內(nèi)走到室外,都發(fā)生暗適應現(xiàn)象。明適應是指照明開始或由暗處轉(zhuǎn)入亮處時視覺感受性下降的現(xiàn)象。如當從電影院出來時,開始覺得光線耀眼,但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狀態(tài)。

  (2)感覺對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叫感覺對比。感覺對比分為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兩種。

 、偻瑫r對比

  兩種感覺同時發(fā)生所形成的對比叫同時對比。

  如明暗相鄰的邊界上,看起來亮處更亮,暗處更暗了(即馬赫帶現(xiàn)象),這是明度的對比;又如,綠葉陪襯下的紅花看起來更紅了,這是彩色對比現(xiàn)象。

 、诶^時對比

  兩種感覺先后發(fā)生所形成的對比叫繼時對比。如吃完苦藥以后再吃糖覺得糖更甜了;從冷水里出來再到稍熱一點的水里覺得熱水更熱了。

  (3)感覺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暫時保留的感覺印象叫感覺后象,也叫做感覺后效。例如電燈滅了,你眼睛里還會看到亮著的燈泡的形狀,這就是視覺的后象;聲音停止以后,你耳朵里還有這個聲音的余音在縈繞,這是聽覺的后象。

  (4)感覺的相互補償

  感覺的補償是指某種感覺系統(tǒng)的機能缺失后可以通過其他感覺系統(tǒng)的機能來彌補。如盲人失去視覺后,通過實踐活動使聽覺更加靈敏。

  (5)聯(lián)覺

  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xiàn)象叫聯(lián)覺。如紅色看起來覺得溫暖,藍色看起來覺得清涼;聽節(jié)奏鮮明的音樂的時候覺得燈光也和音樂節(jié)奏一樣在閃動,這些現(xiàn)象都叫做聯(lián)覺。

責編:3540278745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