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面試 >> 真題 >> 2018上半年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2018上半年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二批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6月03日 ]  【
2018上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面試真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雖說英雄遲暮,但雄心不已。有這樣一位詞人,他懷著一腔報國之情,卻只能面對破碎的河山,追慕著古代英雄,希望能為國出力,可終究事與愿違,憂郁離去。大家想知道這位詞人是誰嗎?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南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簡介背景及作者。

  2.學生自讀,注意字音;

  3.請學生說一說讀之后的感受,思考,怎樣讀才能體現(xiàn)詞的風格,再指名讀;

  4.誦讀指導:音調放緩,韻腳讀重音,過后稍一停頓;

  5.配樂,學生誦讀;

  6.學生誦讀展示,由同學進行評價。

  (三)再讀詞作,品讀欣賞。

  1.介紹本次寫作背景: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辛棄疾已經(jīng)六十六歲。當時韓侂胄執(zhí)政,正積極籌劃北伐,在家閑居多年的辛棄疾于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這年春初,又受命擔任鎮(zhèn)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就詞題提問:北固亭的“北固”有“北顧”之意,辛棄疾登上北固亭,向北遠望,會望見什么?又興起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望見已經(jīng)淪陷的大好河山,“千古江山”,興起收復中原的豪情壯志。

  2.但是,辛棄疾登上北固亭,首先想到的,是幾位古人,請找出詞中的歷史人物?

  上闋:孫權、寄奴(劉裕)。

  下闋:劉義隆、佛貍祠(拓跋燾)、廉頗。

  辛棄疾詞中常常會引用歷史人物或者歷史故事,含蓄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3.京口曾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首都,孫權曾在這里抵御曹操大軍的南侵,成就一番霸業(yè),連曹操因為忍不住贊嘆:“生子當如孫仲謀!”但是,這樣的英雄,在今日,終究難以尋覓了。

  詞人用孫權的典故入詞,是想表達什么?

  明確:孫權也是少年英豪,曾經(jīng)守住國土,抵御敵人入侵,但是,宋朝卻沒有像孫仲謀這樣的君主,半壁江山終究落入金人手中。

  正是因為如此,曾經(jīng)的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朝終究江山殘破,偏安一隅。

  4.辛棄疾終于等到了朝廷立志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他也被重新啟用,有機會報效國家,建功立業(yè)。但是,這時,他卻想起了歷史上另一個北伐的人——劉義隆。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反而讓北魏主拓跋燾抓住機會,以騎兵集團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chuàng)。

  辛棄疾用劉義隆的典故,說明他支不支持韓侂胄北伐,為什么?

  明確:不支持,劉義隆北伐的決策太過草率,最終大敗,而如今韓侂胄倉促北伐,必將重蹈劉義隆的覆轍。

  5.辛棄疾以誰自比,意義何在?

  明確:辛棄疾以廉頗自比,表達自己雖然老去,但依然有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四)拓展延伸,品味情感。

  上闋:惋惜(世間已無孫仲謀那樣的英雄)痛心(統(tǒng)治者沒有北伐的雄心)

  下闋:憤慨(倉促北伐)憂慮(北方百姓離心)苦悶(壯志難酬)

  補充:在寫下這首詞之后,辛棄疾又遭受打擊,因為反對倉促北伐,他在一些諫官的攻擊下被迫離職,懷著滿腔憂憤回瓢泉。兩年后,68歲的辛棄疾,身染重病,朝廷再次起用他,任他為樞密都承旨,令他速到臨安(杭州)赴任。詔令到鉛山,辛棄疾已病重臥床不起,只得上奏請辭。秋天,農歷九月初十,辛棄疾離開人世,享年68歲。據(jù)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

  (五)課堂小結

  師生小結:通過本文的學習,體會詩人寫作特點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2018上半年小學語文教師資格面試真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簡單介紹一下辛棄疾。

  【參考答案】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yè)自許,可是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現(xiàn)存詞600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2.本詞除了用典外還突出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參考答案】

  對比。

  (1)英雄業(yè)績與可悲現(xiàn)實對比:針對南宋的萎靡不振。

  (贊孫權力抗曹操,建風流業(yè)績,江山本應代有才人出,嘆孫權之流不再有,抒發(fā)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不滿情緒)

  (2)劉!皻馔倘f里如虎”與劉義隆“贏得倉皇北顧對比:提出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指出今日應有的做法。

  (劉裕生于平常人家,出身低微,但并不妨礙他建功立業(yè)——表己抗金救國之志。其子劉義隆草率北伐,結果一敗涂地——告誡當今統(tǒng)治者)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揚州路”與眼下的“佛貍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對比,抒發(fā)憂國傷時的感慨。

  (金主完顏亮被嘩變的部下所殺,正是南宋反攻復國的好機會,但趙構在此后三天去議和,弄到如今異族皇帝廟前還有人祭祀,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子民。)

123
責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