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各地資訊

當(dāng)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面試 >> 真題 >> 2018上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2018上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第二批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8年06月03日 ]  【
2018上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小石潭記》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導(dǎo)入語: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置身于優(yōu)美的山水之中,看山山有情,賞水水有意。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在永州覓得了一處這樣的清幽之境,讓我們隨他一起走進(jìn)《小石潭記》。

  (二)詞句點撥

  1.學(xué)生自由朗讀課文,借助課文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疏通文意,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2.學(xué)生提出字詞理解上的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斗”和“蛇”本身是名詞,作狀語了,分別解釋為“像北斗七星一樣”“像蛇一樣”。

  (2)“犬牙差互”“犬牙”解釋為“像狗的牙”。

  (3)“潭中魚可百許頭”,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安豢芍湓础薄安豢删镁印薄懊鳒缈梢姟敝械摹翱伞笔恰澳堋钡囊馑。

  (三)賞景探情

  1.賞景

  (1)學(xué)生再次朗讀課文,思考文章寫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它們的特點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語言,然后用一個詞概括。

  水清:“如鳴佩環(huán)”,“水尤清冽”,“尤”是“特別”的意思。

  石奇:“全石以為底”,“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形態(tài)各異。

  樹美:“青樹翠蔓,參差披拂”。

  魚靈:魚在水中如同在空中游動,沒有依傍,忽然向遠(yuǎn)處游去,來來往往,像是和游者相互玩樂。強調(diào)魚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描寫,突出小石潭水清。

  (2)探求小石潭的源頭,結(jié)合文中句子回答。

  明確:溪岸“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3)再次朗讀課文,想象小石潭的美景。

  (4)探究文章的寫作順序。

  “伐竹取道”發(fā)現(xiàn)小石潭,然后將遠(yuǎn)鏡頭逐漸地拉近到潭底,看到了潭底的全石,近岸旁如坻、如嶼、如嵁、如巖的卷石,又欣賞了覆蓋、纏繞、搖動、連接,隨風(fēng)飄蕩的青樹翠蔓,走近到潭中,對潭中的魚兒進(jìn)行了特寫,然后又從潭水的西南方向去探尋源頭。“移步換景”,按游覽順序來寫景。

  2.探情

  (1)思考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

  “樂”,可從“心樂之”和“似與游者相樂”看出。

  (2)結(jié)合課文和柳宗元的生平經(jīng)歷,思考心情由樂轉(zhuǎn)凄的原因。

  從文中“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作者受不了這種透徹心骨的凄涼,不忍獨自品味那種孤獨和無奈,所以離開了。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滿腹才華,想用自己的智慧為朝廷出力,積極參與政治改革。但不幸的是,改革失敗,一紙調(diào)令將他發(fā)配到了偏遠(yuǎn)的永州地區(qū),并讓他做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司馬。此時老母病故,居處遭火,但他不想把自己蜷縮在悲痛和無助中,他“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把自己流放到了永州的山水中,在永州的小石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個無人問津卻秀麗奇特的地方,這難道不是他自己的寫照嗎?

  (3)請同學(xué)們再次朗讀全文,仔細(xì)品味小石潭的美景,感受作者凄愴、哀怨的心境。

  (三)小結(jié)作業(yè)

  課下搜集并閱讀《永州八記》其他作品,試著體會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

  【板書設(shè)計】

2018上半年初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小石潭記》板書設(shè)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本文的比喻修辭有何傳神之處?

  【參考答案】

  本文中比喻的精巧足可見作者的匠心獨運。描摹溪岸的曲折,用“斗折”,描摹溪流的蜿蜒,用“蛇行”,兩者取喻實際為人們所熟悉,用詞也樸素,然而又何等精當(dāng),何等生動自然!那銀蛇般游走著的溪水,似乎把靜止的“斗折”的岸勢也帶動起來,隨著“游者”的眺望,活生生地向遠(yuǎn)方延伸,“不可知其源”。而那蛇行的溪流有的地方水光閃閃,是“明”,有的地方為石岸所蔽,看不見,是“暗”,這種精巧的描摹更是在清新的畫面上增添了令人神往的色彩。此外,用“犬牙差互”摹狀岸勢的參差不齊,用“如鳴珮環(huán)”摹擬清脆悅耳的水聲,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根據(jù)作者的具體感受來取喻。正由于作者運用這些精當(dāng)貼切的比喻,極盡描繪形容之能事,寫出來的文章才會自然清新,美不勝收。

  2.本文在語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參考答案】

  作者描畫景物,語言精練優(yōu)美。例如寫溪流的曲折蜿蜒,用“斗折蛇行”來作比,這四個字包含兩個比喻,溪身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是靜的,溪水像蛇那樣游動,是動的,既寫了靜態(tài)又寫了動態(tài)。又如“明滅可見”,精確地寫出了從潭上望小溪的景象,由于溪流曲折,一段看得見,是亮的,一段看不見,是暗的,所以忽明忽暗,寫得巧妙而貼切。還有,這篇文章比較多地用了四字句,連用這樣的句子,讀起來顯得簡練,爽朗,整齊,和諧,富于音樂美。

123
責(zé)編:balabala123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xué)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