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

統(tǒng)考地區(qū)

省考地區(qū)

當前位置:考試網(wǎng) >> 教師資格證 >> 中學 >>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 高中化學 >> 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及答案:高中化學

2019上半年教師資格證真題及答案:高中化學

來源:考試網(wǎng)  [ 2019年03月11日 ]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C。CO2和H2S

  2答案D。青蒿素的化學式為C15H2205。

  3答案B。K+、Cl-、NO3-、S042-。

  4答案A。原子半徑:W>Z>Y>X。

  5答案A。T1

  6.答案C。將草酸溶液逐滴滴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高錳酸鉀溶液逐漸褪色

  7.答案B。52g苯和苯乙烯混合物含有的原子總

  數(shù)為8NA

  8答案D。PCI3

  9答案D。若電極L為鋅片,鐵片上電極反應:2H++2e-=H2↑

  10答案A。Eθ(Ag+/Ag)。

  11答案:D。體驗性目標

  12答案:A。①②③

  13答案:B。③②④①

  14答案:B。可能是教學難點

  15答案:C。①③④

  16答案:C;瘜W理論性知識

  17.答案:D。教學目標是教材編寫的主要依據(jù)

  18答案:A。感知興趣

  19答案:C。在“萃取”技能教學中,教師只是講解實驗要點,不安排學生動手操作

  20答案:D。診斷性評價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共25分)

  21.參考答案:

  (1) “教教材”和“用教材”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

  第一方式上:“教教材”主要體現(xiàn)的是教師教學僅僅是為了完成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照本宣科,忽視學生自身的情況,沒有對教材進行整合加工,教材等于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

  而“用教材”是指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教材不等于教學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大于教材中做到以下幾點:

 、僖罁(jù)學生的自身情況各有各的特點,即使在同一個班級,他們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在使用教科書的過程中,要依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而定,這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

  ②根據(jù)教學情境

 、劬o密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選擇具體教學素材。緊密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的教學有利于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能夠在單位教學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④深入分析和挖掘教科書內(nèi)容,將知識具體化。不僅要明確教科書知識的遷移價值,更要看到教科書背后所隱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

  ⑤轉變觀念,開放教學和開發(fā)教學資源。可以對教科書進行重組或整合,也可以對有效的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還必須重視拓展利用各種校外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二目標達成上:“教教材”只重視結果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而忽視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形成。

  而“用教材”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

  (2)上述過程中體現(xiàn)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幾個方面:

 、倭⒆阌趯W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材料中的教師并不是簡單“教教材”而是精心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帶領學生自己動手探究,既能幫助掌握知識,又能體會探究過程和方法,還能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體現(xiàn)了這一課程理念。

 、谠O置多樣化的化學課程模塊,努力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學生選擇的空間,以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材料中教師教學時給學生設置多個探索模塊,并且讓學生自主選擇主題,和利用網(wǎng)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都體現(xiàn)了這一和教學理念。

 、蹚膶W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將要經(jīng)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材料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立足于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設置不同的探究活動,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

  ④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材料中的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多個相關的活動主題,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

  22.【參考答案】

  (1)實驗探究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探究方法,運用好實驗探究可以增進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①提出問題:從化學教科書以及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相關問題。

  ②猜想與假設:根據(jù)問題結合以前的知識經(jīng)驗以及生活經(jīng)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做出科學合理的假設。

 、壑贫ㄓ媱潱簽榱私鉀Q提出的問題以及合理驗證假說的正確性,提前設計好實驗方案。

  ④進行實驗:根據(jù)設計的實驗方案,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適時給予引導。

 、菔占C據(jù):認真觀察實驗發(fā)生的現(xiàn)象,并總結。

 、藿忉屌c結論: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對假設進行合理的解釋。

 、叻此寂c評價: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對探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對探究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吸取他人的優(yōu)點,并提出改進措施。

 、啾磉_與交流:通過口頭以及書面形式表達探究過程和結果,并與他人進行討論與交流。

  (2)①化學教學實驗的認識論功能:是提出化學教學認識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為學生認識化學科學知識提供化學實驗事實;為學生檢驗化學理論、驗證化學假說提供化學實驗事實。

 、诨瘜W教學實驗的方法論功能:通過化學教學實驗,可以使學生受到觀察、測定、實驗條件的控制、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處理等科學方法的訓練。

 、刍瘜W教學實驗的教學論功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實驗興趣;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化學教學情景的重要形式;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發(fā)展實驗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重要手段。

 、馨l(fā)揮實驗的教育功能的教學實踐功能:通過實驗學習化學知識,幫助學生認識物質以及變化的本質和規(guī)律,幫助學生建立化學概念,最終將化學知識綜合運用于生活中。

  三、診斷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23.參考答案:(1)NaOH溶液或者稀硫酸溶液。

  (2)根據(jù)氣體體積算出鋁的質量,銅鋁的總質量減去鋁的質量得出銅的質量,銅的質量除以銅鋁的總質量即可得到銅的質量分數(shù)。

  (3)不可以,濃硝酸能夠使鋁鈍化,但與銅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氮,有毒,不符合題意;稀硝酸與銅鋁均可反應,不能區(qū)別。

  (4)方案Ⅱ更好。方案Ⅱ中測定質量更便于稱量,誤差較小;而方案Ⅰ中產(chǎn)生氣體不易收集,誤差較大。

  四、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20分)

  24.【參考答案】

  (1)優(yōu)點:①密切化學與生活和時代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酒文化導入課題,既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會化學的重要性。②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對乙醇的觀察總結其物理性質,并通過對乙醇分子式的回憶,來學習新知乙醇的結構,可以使學生充分回顧舊知,建立新知與舊知之間的聯(lián)系。③探究實驗,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對乙醇的結構式的探究,通過乙醇和鈉的反應得出乙醇中的羥基官能團。

  缺點:①重難點不夠突出。對于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原理,得出斷鍵方式。②缺乏前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性。在教學設計時可以利用學生之前所學的甲烷的性質:甲烷不可以與金屬鈉反應而乙醇可以與金屬鈉反應,說明乙醇的結構中有不同于烷烴的結構。

  (2)教學設計時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情分析:

 、賹W生的認知和思維特點。學生有了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對實驗探究有強烈的欲望,但是綜合分析能力有限,所以在進行教學時需要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進行教學。

 、趯W生生活經(jīng)驗的儲備。學生在生活中有見過很多有機物,乙醇是其中之一。學生通過生活經(jīng)驗可以很好的總結出它的物理性質。

  ③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學生在之前已經(jīng)學過了簡單的有機物,比如甲烷,知道了甲烷不可以與金屬鈉反應,同時知道甲烷的C和H之間的結合方式。

  ④知識的內(nèi)在邏輯;瘜W知識特別是有機化學知識很好的體現(xiàn)了化學物質的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系。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體現(xiàn)這一點,在教學時可由乙醇的結構得出乙醇的性質和用途。

  五、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30分)

  【參考答案】

  1.電解質的概念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學生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認識有:①忽視電解質是化合物,誤將單質和混合物判斷為電解中;②忽視水溶液或熔融狀態(tài)指的是兩種情況符合一個即可,而不是全部滿足。

  2.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區(qū)分電解質,會書寫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能從電離的角度重新認識酸堿鹽。

  過程與方法:通過書寫酸堿鹽的電離方程式重新認識酸堿鹽,提高分析歸納總結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在學習中感受探究物質奧秘的樂趣,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

  (2)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解質的概念,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難點:從電離的角度認識酸、堿、鹽。

  (3)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練習法等。

  (4)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在中學的時候就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連有小燈泡和電源的兩個金屬片插入不同溶液中,發(fā)現(xiàn)有的溶液可以使小燈泡發(fā)光,有的則不能,哪些溶液可以使小燈泡發(fā)光呢?

  【學生回答】氯化鈉溶液,燒堿溶液,鹽酸溶液……都可以使小燈泡發(fā)光。

  【提出問題】不僅它們的溶液能夠導電,它們的固體分別加熱至熔化也能導電。今天我們先來研究為什么氯化鈉溶液能夠導電的問題,一起來學習“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1.電解質的概念

  【提出問題】在之前學習過的一些溶液能夠使小燈泡發(fā)光,同樣地氯化鈉、氫氧化鈉、硝酸鉀在加熱到熔融狀態(tài)下也可以導電,像這樣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就是電解質。大家思考,銅是不是電解質,鹽酸溶液是不是電解質?

  【學生回答】都不是電解質。

  【提出問題】為什么都不是電解質呢?

  【學生回答】都不是化合物

  【提出問題】氯化氫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導電,而在水溶液中可以導電,它是電解質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是電解質,因為兩個條件滿足一個即可。

  2.NaCl 晶體在溶液中的電離

  【提出問題】以 NaCl 溶液為例,思考溶液為什么會導電?

  (教師結合上圖、學生回答進行講解,示意圖可以通過大屏幕呈現(xiàn)或者讓學生看教材也可以。)

不想錯過教師資格證最新真題答案?考試試題?歡迎加入教師資格證考試群:538732061教師資格考試報名

責編:limingjuan2018

報考指南

焚題庫
  • 職業(yè)資格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