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土地登記代理人考試《相關法律》強化習題(3)
1.下列各項不屬于行政違法特征的是( ).
a.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的行為
b.行政違法是一種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
c.行政違法是一種違紀行為
d.行政違法是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行為
【答案】c
【解析】行政違法的主要特征有:①行政違法行為是行政主體所實施的行為;②行政行為是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侵害受法律保護和調整的行政關系的行為;③行政違法是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④行政違法的法律后果是承擔行政責任.
2.行政失職可根據(jù)不同標準進行分類.行政主體對于法定的作為義務,明確表示不履行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履行,指的是( ).
a.故意的行政失職
b.拒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失職
c.過失的行政失職
d.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失職
【答案】b
【解析】根據(jù)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tài)度的不同,行政失職可以分為故意的行政失職和過失的行政失職.前者指行為人明知自己有相關的法定職責而主觀上不肯履行;后者指行為人雖然明知自己有相關的法定職責,但由于主觀上不認真負責而疏于履行法定職責.根據(jù)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行政失職可以分為拒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失職和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失職.前者指行政主體對于法定的作為義務,明確表示不履行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履行;后者指行政主體在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義務的履行期限的情況下,經行政管理相對人多次申請,仍然不予答復,或者雖然表示愿意履行,但拖延履行.a項錯在故意的行政失職只符合"明確表示不履行",而不符合"在法定期限內不予履行".
3.根據(jù)被越權的性質不同,行政越權可劃分為( ).
a.行政權外越權和行政權內越權
b.時間上的越權、空間上的越權、事務上的越權
c.縱向越權和橫向越權
d.善意越權和惡意越權
【答案】a
【解析】根據(jù)被越權的性質不同,行政越權可劃分為行政權外越權和行政權內越權.根據(jù)影響行政權限因素的不同,行政越權可劃分為以下三種:時間上的越權、空間上的越權、事務上的越權.根據(jù)行政隸屬關系的不同,行政越權可劃分為縱向越權和橫向越權.根據(jù)行為人的主觀態(tài)度不同,行政越權可劃分為善意越權和惡意越權.
4.下列( )在英國不被認為是權力濫用的情形.
a.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目的
b.不相關的考慮
c.不合理的決定
d.遺忘了其他有關事項
【答案】d
【解析】在英國,權力濫用是越權的一種形式,具有以下三種情形:①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目的;②不相關的考慮;③不合理的決定.d項屬于美國行政法所認為的濫用職權的情形.
5.關于行政濫用職權與行政越權的區(qū)別,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行政濫用職權是在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范圍內違法;行政越權是行政主體超越法定職權范圍的違法
b.行政濫用職權是不作為形式的行政違法,行政越權是作為形式的行政違法
c.行政濫用職權必須是行政主體的故意行為,行政主體的過失行為不構成行政濫用職權;而行政越權既可能是行政主體的故意行為,也可能是行政主體的過失行為
d.行政濫用職權只發(fā)生在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之內;行政越權則既可能發(fā)生在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之內,也可能發(fā)生在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之外
【答案】b
【解析】行政濫用職權與行政越權都是行政主體違法行使行政職權的表現(xiàn)形式,而且都是作為形式的行政違法,但二者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①違法的范圍不同.行政濫用職權是在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范圍內違法;行政越權是行政主體超越法定職權范圍的違法.②主觀方面不同.行政濫用職權必須是行政主體的故意行為,行政主體的過失行為不構成行政濫用職權;而行政越權既可能是行政主體的故意行為,也可能是行政主體的過失行為.③發(fā)生的權力范圍不同.行政濫用職權只發(fā)生在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之內;行政越權則既可能發(fā)生在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之內,也可能發(fā)生在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范圍之外.
6.由于物權具有( ),其義務主體為物權權利人以外的其他任何人.
A.客觀性
B.公開性
C.對比性
D.排他性
【答案】D
【解析】物權具有不容他人侵犯的性質.這種性質成為物權的排他性效力.任何人未經權利人的同意,不得侵害其權利或者加以干涉.
7.所有人使用其財產,并在其財產之上獲取收益,不需要借助于任何人的行為便可以實現(xiàn).該行為體現(xiàn)了物權的( ).
A.絕對性
B.法定性
C.支配性
D.排他性
【答案】C
【解析】物權是直接支配標的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權利,所謂直接支配,是指權利主體得依自己的意思徑行對標的物加以使用、收益、處分.權利人無須借助于他人的行為,就能夠行使自己的物權.
8.甲將收藏的一件明代瓷器出售給乙,乙當場付清價金,約定甲10天后交貨.丙聽說后,表示愿意雙倍的價錢購買.甲當即決定賣給丙,約定第5天交貨,并收定金若干.乙聽得此事,誘甲七歲子將瓷器從家中取出給她.在瓷器為乙占有的期間,該瓷器所有權應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