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

各地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審計師 >> 綜合輔導 >> 宏觀經濟學基礎 >> 文章內容

2017初級審計師《宏觀經濟學基礎》考點剖析: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研究對象

來源:考試網  [2017年8月14日]  【

  相關推薦2017年初中級審計師考試備考必看專題(模擬題+講義+大綱+真題)

  第一章 概論

  考點一 宏觀經濟學的產生和研究對象(了解)

  一、宏觀經濟學的產生:

  1. 《通論》被認為是現(xiàn)代宏觀經濟學誕生的標志。

  2. 滯脹,即經濟增長停滯、存在大量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并存(或者表述為通貨膨脹與失業(yè)率同時上升)。(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例題1-單】 宏觀經濟學中的“滯漲”是指( )。

  A.產出和物價水平同時下跌 B. 產出和物價水平同時上漲

  C.物價水平下降,產出水平停滯 D. 物價水平上升,產出水平停滯

  【解析】經濟增長停滯表現(xiàn)為生產停滯,即產出水平停滯;存在通貨膨脹意味著物價水平上升!敬鸢浮 D

  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社會總體的經濟活動(微觀研究個體。兩者關系:微觀是宏觀的基礎,但總體經濟行為決非個體經濟行為的簡單加總。)

  自一人言之, 一人儉則一人或可免于貧; 自一家言之, 一家儉則一家或可免于貧。 至于統(tǒng)論天下之勢則不然。 陸楫(明代)

  但從宏觀上分析,節(jié)儉對于經濟增長并沒有什么好處:

  公眾節(jié)儉→社會總消費支出下降→社會商品總銷量下降→

  廠商生產規(guī)?s小,失業(yè)人口上升→國民收入下降、居民個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會總消費支出下降……。

  三、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1)短期經濟周期波動中的失業(yè)和通貨膨脹問題。

  (2)長期經濟增長問題。

 

責編:liujianting

報考指南

  • 會計考試
  • 建筑工程
  • 職業(yè)資格
  • 醫(yī)藥考試
  • 外語考試
  • 學歷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