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問題。
楊降
《老王》
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據老王自己講:北京解放后,蹬三輪的都組織起來;那時候他“腦袋慢”,“沒繞過來”,“晚了一步”,就“進不去了”。他感嘆自己“人老了,沒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為他是單干戶。他靠著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有個哥哥死了,有兩個侄兒“沒出息”,此外就沒什么親人。
老王不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說,這老光棍大約年輕時候不老實,害了什么惡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有一次,他撞在電桿上,撞得半面腫脹,又青又紫。那時候我們在干校,我女兒說他是夜盲癥,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晚上就看得見了。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們夫婦散步,經過一個荒僻的小胡同,看見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幾間塌敗的小屋:老王正蹬著他那輛三輪進大院去。后來我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愿意給我們家?guī),車費減半。我們當然不要他減半收費。每天清晨,老王抱著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胡同口蹬三輪的我們大多熟識,老王是其中最老實的。他從沒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他大概壓根兒沒想到這點。 “文化大革命”開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條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請了假,煩老王送他上醫(yī)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輪,擠公共汽車到醫(yī)院門口等待。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蔽乙欢ㄒo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
我們從干;貋,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輛三輪改成運貨的平板三輪。他并沒有力氣運送什么貨物。幸虧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半寸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我問老王憑這位主顧,是否能維持生活。他說可以湊合。可是過些時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錢吃了不知什么藥,總不見好。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
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輪的座上,或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么高。也許他平時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兩只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我吃驚說:“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嗎?” 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著個瓶子,一手提著一包東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雞蛋。我記不清是十個還是二十個,因為在我記憶里多得數不完。我也記不起他是怎么說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們的。我強笑說:“老王,這么新鮮的大雞蛋,都給我們吃?” 他只說:“我不吃! 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拉住我說:“我不是要錢! 我也趕忙解釋:“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許覺得我這話有理,站著等我。我把他包雞蛋的一方灰不灰、藍不藍的方格子破布疊好還他。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我忙去給他開了門,站在樓梯口,看他直著腳一級一級下樓去,真擔心他下樓梯摔倒。等到聽不見腳步聲,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墒俏液ε碌煤苛恕D侵苯┙┑纳眢w好像不能坐,稍一彎曲就會散成一堆骨頭。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過了十多天,我碰見老王同院的老李。我問老王怎么了?好些沒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時候……” “什么時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兒的第二天! 他還講老王身上纏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溝里。我也不懂,沒多問。我回家看著還沒動用的那瓶香油和沒吃完的雞蛋,一再追憶老王和我對答的話,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領受他的謝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為什么,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因為吃了他的香油和雞蛋?因為他來表示感謝,我卻拿錢去侮辱他?都不是。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注釋:
①選自《楊絳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②干校:這里指“五七干!,“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干部集體下放勞動鍛煉的場所。
③塌。核萜茢。
④默存:本文作者的丈夫錢鐘書的字。錢鐘書(1910-1998),浙江無錫人,學者、作家,著有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管錐編》等。
課文導語
在我們周圍,有一些像老王這樣生活艱難的人。他們不被人重視,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體悟到這些人的善良了嗎?你是怎樣對待他們的?
單元導語
上個單元涉及的非正義戰(zhàn)爭中殘殺無辜的暴行,使我們在震驚與悲痛之余,發(fā)出這樣的呼喚:再也不能讓人類之間的殘殺延續(xù)下去了,應該讓世界充滿愛。這個單元就以“愛”為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讓我們從課文中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熟讀這些課文,從中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相關規(guī)定
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課后練習
一、以善良去體察善良。在這篇課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現在哪里?對課文結尾的最后一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二、比較下邊每組兩個句子,聯系上下文,說說①在表達上的好處。
三、試以老王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老王給“我”送香油、雞蛋這一部分。學生情況八年級,班級人數45人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條件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幻燈片,播放視頻、音頻文件等。
問題:
1.回答上述材料中的“課后練習”第二題。
2.請為本篇精讀課文設計教學目標,并指明教學重難點。
3.請設計一段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參考答案:
1.本題揣摩語言,引導學生細心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匠心。
(1)①句“前任”一詞簡練之至,大詞小用,又很風趣。
(2)①句“強笑”一詞,不但準確,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里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
(3)①句說“鑲嵌在門框里”,夸張的手法,強調了老王步履維艱,身體僵直的形態(tài)。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識記并且能夠運用課文中的生字生詞,如:“鑲嵌(xiāngqiàn)、冰傴(yǔ)、翳(yì)、骷髏(kūlóu)、攥(zuàn)著、滯(zhì)笨、愧怍(zuò)”等。
②能夠說出楊絳、錢鐘書兩位作家的基本概況。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舉例概括說明老王、作者的性格特點。
②說出重要語句的涵義及在表達文章主旨上的作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結合時代背景,說明文章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平等意識,肯定貧困中人性的善的主旨。指出文章中隱含的對不公正年代的批判。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說明文章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平等意識,肯定貧困中人性的善的主旨;說出重要語句的涵義及在表達文章主旨上的作用。
(2)難點:說明文章提倡人道主義精神、平等意識,肯定貧困中人性的善的主旨。
3.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導:初步感知本文平淡有味的語言特點。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從中找出你最欣賞的詞語或句子,并說明理由(重要的是理由必須充分,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1)用詞通俗簡單,句子明白曉暢,沒有任何閱讀障礙。
(2)平淡的語言耐人品味,意蘊很深。如: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短短二十余字就交待了我和老王的關系:老王是拉車的,我是坐車的,是主雇關系。“蹬”和“坐”本是不平等的,但是一句“一路上我們說著閑話”卻又打破了這種不平等,給人以親近感,說明我和老王是比較熟識的。一個“常”字又交待了我經常照顧老王的生意,同時我對老王的照顧也成為老王對我感激不盡的原因,為后文的展開作了一個鋪墊。
(二)學生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根據剛才的討論分析,從文章其余部分中找出表現“語言平淡有味”特點的詞或句子。如每天清晨,老王抱著冰上三樓,代我們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平淡的敘述中蘊含作者的真情,寫出了老王的質樸善良。我一定要給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白描手法,不加任何渲染鋪排,一切全憑讀者自己去品味,達到了于無聲處勝有聲的效果。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這“鑲嵌”一詞,原本是指照片或圖片等平面化的物體嵌入到另一物體內或圍在另一物體的邊緣。這里寫老王鑲嵌在門框里,形象地表現出了老王的單薄、瘦弱、僵硬。他“嗯”了一聲,直著腳往里走,對我伸出兩手--一個“直”字,很常見,很通俗,但非常恰切,仿佛讓我們親眼看到了老王直僵僵的、但又身體重心不穩(wěn)、仿佛隨時會倒下去的舉步維艱的情形。(通過討論交流,進一步鞏固強化對本文平淡有味語言特點的理解認識)
(三)比較閱讀,提升認識,總結本文語言特點,同時感受楊絳的平民精神。
(1)比較:從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兩個角度比較自己的寫人短文和楊絳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學生的創(chuàng)作,言有盡意也有盡,抒情議論多,有的用心表現文采,反而降低了文章的情感因素)
(2)提升:結合原文具體的語句,總結本文平淡的語言風格在字、詞、句和表達方式上的特點。
①用字、用詞淺近但準確性、概括性極高。
②表達方式多用描寫和敘述。
③慣用白描手法。
④不絕對排斥抒情和議論。
如文章最后一句議論,需要重點解讀,一是分析它反映出的楊絳散文在語言上的特點,二是它集中反映出楊絳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對于底層勞動者的同情、關心和敬重。這些內容也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在第四部分中分析楊絳對老王對平民的情感。這里的“提升”要做到在學生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進行。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量 | 原價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1教師資格證《初中語文》考試題庫 | 1191題 | ¥50.00 | ¥29.00 | 免費體檢 | 立即購買 |
![](https://img.examw.com/teacher/images/codePic.png)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