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fā)動的抗戰(zhàn)發(fā)展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才能使抗戰(zhàn)得到最后的勝利。
--《關于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定》
材料二
帝國所以向關英兩國宣戰(zhàn),實亦為……東亞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戰(zhàn)以來……戰(zhàn)局并未好轉,世界大勢亦不利于我。加之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飭令帝國政府接受聯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戰(zhàn)詔書》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貿促團體在中國舉辦了三次工業(yè)展覽會……中國貿促會先后在東京和大阪、名古屋和九州,舉辦了兩次綜合性的經濟建設成就展覽會……互辦展覽會對于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這么多人的互相參觀,實際上是一個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階層的群眾性交流。
--林連德《當代中日貿易關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于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人民共和國政府提出的“復交三原則”的立場上,謀求實現日中邦交正;@一見解。中國方面對此表示歡迎……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人民共和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tài)宣布結束。
--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
請回答:
(1)結合所學知識,試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論證材料一的觀點。
(2)駁斥材料二中日本對美英兩國宣戰(zhàn)的理由。
(3)依據材料一、二,分析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材料四中的“不正常狀態(tài)”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據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兩國結束“不正常狀態(tài)”的因素。
參考答案:
(1)政治上:國共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軍事上:國民黨在正面戰(zhàn)場,共產黨在敵后戰(zhàn)場共同抗擊日軍。
(2)日本發(fā)動戰(zhàn)爭是為了爭奪霸權,日本的對外戰(zhàn)爭給包括日本在內的東亞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3)主要原因:中國人民的全民族抗戰(zhàn)。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美國對日投放了原子彈。
(4)日本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后,日本追隨美國,敵視新中國。中日民間交流活動的推動;中日兩國政府致力于發(fā)展兩國友好關系。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1教師資格證《初中歷史》考試題庫 | 656題 | ¥29.00 | 免費體檢 | 立即購買 |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