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學習教育
題目總量:200萬+
軟件評價:
下載版本
簡答題 【背景資料】A公司中標承建一項蓄水池工程,主體結構為矩形鋼筋混凝土半地下式結構,平面尺寸30×20m;高15m,設計水深12m;硬捎貌环牌麻_挖,圍護結構采用地下連續(xù)墻,施工步驟如下: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50866b37097e4c3798b00d904afe2449/images/1ba29.png)
基坑沿深度方向設有3道支撐,從上到下依次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支撐、單鋼管支撐、雙鋼管支撐,基坑場地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2.5m厚素填土、4.5m厚砂土、5.5m厚粉質黏土、10m厚砂質粉土,地下水
埋深約2.5m。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監(jiān)控量測過程中發(fā)現,基坑底部產生了較大的坑底隆起,項目
部立即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控制,后續(xù)加強對基底的監(jiān)控量測。
事件二:水池施工安裝止水帶采用橡膠止水帶,現場工人安裝時采用疊接連接,在疊接位置用鐵釘進
行固定,被現場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現后制止,并要求項目部作出整改。
事件三:水池施工完成之后,在施作池體防水層、防腐層之前,項目部按照試驗水壓要求封堵預留孔
洞、預埋管口及出入水口等,檢查充水、充氣給排水閘閥無滲漏之后,進行滿水試驗,注水至設計水深24h
之后對水位進行觀測,觀測1d之間水位下降量為10mm,同時蒸發(fā)量測定水箱水位下降量為1mm。
【問題】
1、請寫出A、B、C、D分別對應哪項施工步驟。
2、寫出內支撐體系的布置原則。
3、事件一中,基坑底部產生較大隆起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試補充事件一中項目部所采取的控制基坑隆起的措施。
5、事件二中,監(jiān)理工程師制止的原因是什么?項目部該如何整改?
6、根據事件三所給條件,列式計算注水至設計水深所需天數以及判斷本次滲水量測定是否合格。
![](https://timg.examw.com/javaimportItems/50866b37097e4c3798b00d904afe2449/images/1ba29.png)
基坑沿深度方向設有3道支撐,從上到下依次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支撐、單鋼管支撐、雙鋼管支撐,基坑場地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2.5m厚素填土、4.5m厚砂土、5.5m厚粉質黏土、10m厚砂質粉土,地下水
埋深約2.5m。
施工過程中發(fā)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監(jiān)控量測過程中發(fā)現,基坑底部產生了較大的坑底隆起,項目
部立即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控制,后續(xù)加強對基底的監(jiān)控量測。
事件二:水池施工安裝止水帶采用橡膠止水帶,現場工人安裝時采用疊接連接,在疊接位置用鐵釘進
行固定,被現場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現后制止,并要求項目部作出整改。
事件三:水池施工完成之后,在施作池體防水層、防腐層之前,項目部按照試驗水壓要求封堵預留孔
洞、預埋管口及出入水口等,檢查充水、充氣給排水閘閥無滲漏之后,進行滿水試驗,注水至設計水深24h
之后對水位進行觀測,觀測1d之間水位下降量為10mm,同時蒸發(fā)量測定水箱水位下降量為1mm。
【問題】
1、請寫出A、B、C、D分別對應哪項施工步驟。
2、寫出內支撐體系的布置原則。
3、事件一中,基坑底部產生較大隆起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試補充事件一中項目部所采取的控制基坑隆起的措施。
5、事件二中,監(jiān)理工程師制止的原因是什么?項目部該如何整改?
6、根據事件三所給條件,列式計算注水至設計水深所需天數以及判斷本次滲水量測定是否合格。
參考答案:1、A:開挖導溝;B:開挖溝槽;C:吊放接頭管;D:下導管。
2、內支撐體系的布置原則:
①宜采用受力明確、連接可靠、施工方便的結構形式。②宜采用對稱平衡性、整體性 強的結構形式。③應與主體結構的結構形式、施工順序協(xié)調,以便于主體結構施工。④應利于基坑土方開挖和運輸。
3、產生的原因:(1)基坑底不透水土層由于其自重不能夠承受下方承壓水水頭壓力而產生突然性的隆起;(2)由于圍護結構插入基坑底土層深度不足而產生坑內土體隆起破壞。
4、(1)保證深基坑坑底穩(wěn)定的方法有加深圍護結構入土深度、坑底土體加固、坑內井點降水等措施。(2)適時施作底板結構。
5、監(jiān)理制止的原因:①現場工人安裝止水帶時采用疊接方式;整改措施:①塑料或橡膠止水帶接頭應采用熱接,不得采用疊接原因:②在疊接位置用鐵釘進行固定整改措施:②不得在止水帶上穿孔或用鐵釘固定就位,應采用定位鋼筋對止水帶進行固定。
6、注水至設計水深所需天數:12÷2+2=8(d)水池滲水面積:30×20+30×12×2+20×12×2=1800㎡滲水體積:30×20×(10-1)=5400L滲水量:5400÷1800÷1=3L/(m2·d)>2L/(m2·d),本次滲水量測定不合格。
答案解析:
相關題庫
題庫產品名稱 | 試題數量 | 優(yōu)惠價 | 免費體驗 | 購買 |
---|---|---|---|---|
2023年二級建造師考試題庫《市政工程》 | 1640題 | ¥78 | 免費體驗 | 立即購買 |
![](https://img.examw.com/jzs2/images/codePic.png)
微信掃碼關注焚題庫
-
歷年真題
歷年考試真題試卷,真實檢驗
-
章節(jié)練習
按章節(jié)做題,系統(tǒng)練習不遺漏
-
考前試卷
考前2套試卷,助力搶分
-
模擬試題
海量考試試卷及答案,分數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