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數(shù)組的指針變量
把二維數(shù)組a 分解為一維數(shù)組a[0],a[1],a[2]之后,設(shè)p為指向二維數(shù)組的指針變量?啥x為: int (*p)[4]
它表示p是一個指針變量,它指向二維數(shù)組a 或指向第一個一維數(shù)組a[0],其值等于a,a[0],或&a[0][0]等。而p+i
則指向一維數(shù)組a[i]。從前面的分析可得出*(p+i)+j是二維數(shù)組i行j 列的元素的地址,而*(*(p+i)+j)則是i行j
列元素的值。
二維數(shù)組指針變量說明的一般形式為: 類型說明符 (*指針變量名)[長度] 其中“類型說明符”為所指數(shù)組的數(shù)
據(jù)類型!*”表示其后的變量是指針類型。 “長度”表示二維數(shù)組分解為多個一維數(shù)組時, 一維數(shù)組的長度,也就
是二維數(shù)組的列數(shù)。應(yīng)注意“(*指針變量名)”兩邊的括號不可少,如缺少括號則表示是指針數(shù)組(本章后面介紹),意
義就完全不同了。
[Explain]main(){
static int a[3][4]={0,1,2,3,4,5,6,7,8,9,10,11};
int(*p)[4];
int i,j;
p=a;
for(i=0;i<3;i++)
for(j=0;j<4;j++) printf("- ",*(*(p+i)+j));
}
'Expain字符串指針變量的說明和使用字符串指針變量的定義說明與指向字符變量的指針變量說明是相同的。只能按
對指針變量的賦值不同來區(qū)別。 對指向字符變量的指針變量應(yīng)賦予該字符變量的地址。如: char c,*p=&c;表示 p
是一個指向字符變量 c的指針變量。而: char *s="C Language";則表示 s是一個指向字符串的指針變量。把字符串
的首地址賦予s。
請看下面一例。
main(){
char *ps;
ps="C Language";
printf("%s",ps);
}
運(yùn)行結(jié)果為:
C Language
上例中,首先定義ps是一個字符指針變量, 然后把字符串的首地址賦予ps(應(yīng)寫出整個字符串,以便編譯系統(tǒng)把該
串裝入連續(xù)的一塊內(nèi)存單元),并把首地址送入ps。程序中的: char *ps;ps="C Language";等效于: char *ps="C
Language";輸出字符串中 n個字符后的所有字符。
main(){
char *ps="this is a book";
int n=10;
ps=ps+n;
printf("%s\n",ps);
}
運(yùn)行結(jié)果為:
book 在程序中對ps初始化時,即把字符串首地址賦予ps,當(dāng)ps=ps+10之后,ps指向字符“b”,因此輸出為"book"。
main(){
char st[20],*ps;
int i;
printf("input a string:\n");
ps=st;
scanf("%s",ps);
for(i=0;ps[i]!='\0';i++)
if(ps[i]=='k'){
printf("there is a 'k' in the string\n");
break;
}
if(ps[i]=='\0') printf("There is no 'k' in the string\n");
}
本例是在輸入的字符串中查找有無‘k’字符。下面這個例子是將指針變量指向一個格式字符串,用在 printf
函數(shù)中,用于輸出二維數(shù)組的各種地址表示的值。但在printf語句中用指針變量 PF代替了格式串。 這也是程序中常
用的方法。
main(){
static int a[3][4]={0,1,2,3,4,5,6,7,8,9,10,11};
char *PF;
PF="%d,%d,%d,%d,%d\n";
printf(PF,a,*a,a[0],&a[0],&a[0][0]);
printf(PF,a+1,*(a+1),a[1],&a[1],&a[1][0]);
printf(PF,a+2,*(a+2),a[2],&a[2],&a[2][0]);
printf("%d,%d\n",a[1]+1,*(a+1)+1);
printf("%d,%d\n",*(a[1]+1),*(*(a+1)+1));
}
在下例是講解,把字符串指針作為函數(shù)參數(shù)的使用。要求把一個字符串的內(nèi)容復(fù)制到另一個字符串中,并且不能
使用 strcpy函數(shù)。函數(shù)cprstr的形參為兩個字符指針變量。pss指向源字符串,pds指向目標(biāo)字符串。表達(dá)式:
(*pds=*pss)!=`\0'
cpystr(char *pss,char *pds){
while((*pds=*pss)!='\0'){
pds++;
pss++; }
}
main(){
char *pa="CHINA",b[10],*pb;
pb=b;
cpystr(pa,pb);
printf("string a=%s\nstring b=%s\n",pa,pb);
}
在上例中,程序完成了兩項工作:一是把 pss指向的源字符復(fù)制到 pds所指向的目標(biāo)字符中,二是判斷所復(fù)制的
字符是否為`\0',若是則表明源字符串結(jié)束,不再循環(huán)。否則,pds和 pss都加1,指向下一字符。在主函數(shù)中,以指
針變量pa,pb為實參,分別取得確定值后調(diào)用cprstr函數(shù)。由于采用的指針變量 pa和 pss,pb和 pds均指向同一字符
串,因此在主函數(shù)和cprstr函數(shù)中均可使用這些字符串。也可以把 cprstr函數(shù)簡化為以下形式:
cprstr(char *pss,char*pds)
{while ((*pds++=*pss++)!=`\0');}
即把指針的移動和賦值合并在一個語句中。 進(jìn)一步分析還可發(fā)現(xiàn)`\0'的ASCⅡ碼為0,對于 while語句只看表達(dá)
式的值為非 0就循環(huán),為 0則結(jié)束循環(huán),因此也可省去“!=`\0'”這一判斷部分,而寫為以下形式:
cprstr (char *pss,char *pds)
{while (*pdss++=*pss++);}
表達(dá)式的意義可解釋為,源字符向目標(biāo)字符賦值, 移動指針,若所賦值為非 0則循環(huán),否則結(jié)束循環(huán)。這樣使程序更
加簡潔。簡化后的程序如下所示。
cpystr(char *pss,char *pds){
while(*pds++=*pss++);
}
main(){
char *pa="CHINA",b[10],*pb;
pb=b;
cpystr(pa,pb);
printf("string a=%s\nstring b=%s\n",pa,pb);
}
![]() | ![]() .. 定價:¥225 優(yōu)惠價:¥213 更多書籍 |
![]() | ![]() .. 定價:¥133 優(yōu)惠價:¥133.0 更多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