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英語閱讀的時候,總會碰到很多干擾項來擾亂我們的思緒,讓你錯誤的以為好像A和B都是對的,這便是做題的陷阱所在,下面為廣大考生歸納總結(jié)了實用的七大“干擾項”特點及對策,以便從容應(yīng)對聯(lián)考。
錯誤選項,也叫干擾項,也戲稱陷阱,是出題者的拿手好戲。對錯選項的分析從某種角度來說比正確選項更有意義。因為在實際做題時,我們做的大部分工作是排除三個錯誤選項。有時問題集中在兩個選項上,我們明明知道答案就在這兩個選項中,可是很難判斷究竟哪個是錯的。
總的來說,干擾項從語言和內(nèi)容兩方面欺騙大家。雖然花樣很多,但總是有些規(guī)律可循的。出題者在編錯誤選項時,就像一個大騙子,試想騙子的伎倆有哪些呢?首先是把假的說成真的,所謂以假亂真,其次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所謂掉包,再次是夸大其詞,或以偏概全,一會兒把蘋果說成靈丹妙藥,一會兒又說靈丹妙藥根本不存在。
針對MBA聯(lián)考英語干擾項對策有以下7種:
1合理項:
文章中沒提到,利用生活常識編造出來的選項。
對策:做題不可憑空想象,一切都要從文中找依據(jù)。在相當(dāng)多的情況下“項不是解”。
2斷章取義:
使用文章中出現(xiàn)的詞語或類似的結(jié)構(gòu)仿造。
對策:原詞越多,對的可能性越小。
3小動作:
錯誤選項和原文句子幾乎一樣,但在細(xì)微之處做了手腳,改動了幾個小詞,使得意思和原文不相符。
對策:仔細(xì),仔細(xì),再仔細(xì)!不僅要看大意,更要看細(xì)節(jié)。
4以偏概全:
就是用文章中的細(xì)節(jié)片面的、次要的觀點回答問題。
對策:時刻要有一種博大的胸襟。
5張冠李戴
把一個事物的特征說成是另一個事物的特征,把他人的觀點說成是作者的觀點、正反倒置:把作者觀點的反面說成是作者的觀點、因果倒置:把因說成果,把果說成因
對策:頭腦清楚。
6過度引申:
考研測試推理能力是很正常的,但有相當(dāng)多的選項,過度推理,超出文章的范圍。
對策:掌握好分寸。
7字面意思:
被測試的單詞或短語,實際(深層)含義和表面上個別詞匯的意思不同。出題者經(jīng)常用表面意思作為干擾項。
對策:字面意思不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