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A 42.D 43.C 44.F 45.B
解析
這篇文章講的是貨幣的起源。第一段講金銀之前各種貨幣的缺陷,第二段講硬幣起源于歐洲和中國。接著三段分別講歐洲硬幣的發(fā)展、中國硬幣的發(fā)展和紙幣的發(fā)展。從備選項中找出與各段主題相對應的選項。
譯文
在歐洲和亞洲,第一個“交換媒介”或者“價值標準”并不是金或銀,而是牲畜(西班牙語里的牲畜這個詞“pecuario”和錢這個詞“pecuniario”的詞根相同)。不過,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不同的商品,如鹽、貝殼、石頭和可可豆都被當作“貨幣”。它們都比以物易物方便,但也都存在缺陷。有的太重,有的不能切分(買一個奶酪需要幾分之幾頭奶牛?),有的不能長期貯存。解決的辦法就是使用硬幣。
硬幣幾乎同時但又是各自獨立地于大約公元前700年出現在希臘和中國。歷史學家認為它們是獨立發(fā)展的,是因為兩個系統(tǒng)有顯著的不同。
在希臘,河里有一種被稱為“electrun”的天然金銀合金。用一種打孔器從這種天然合金上獲得了最初的硬幣。為了將硬幣與金的裝飾物相區(qū)別,在硬幣的一側加上了圖案。最初,這些圖案很簡單:花、廣場、在Phocaea城圖案是海豹。同時,在希臘的其他地方,制造了圓形的銀幣。很快,在希臘的各地這些銀幣變得比金幣更普遍。不久,硬幣上出現了字樣。已知的最早的字樣是“我是Phanes的標記”。大約200年后,公元前600年前后,統(tǒng)治者的畫像第一次出現在硬幣上。
中國最早的貨幣出現的情況與此不同。首先,貨幣是青銅制造的。更顯著的不同是,它不是圓形的,而是刀形的!刀柄上有個孔,所以它可以掛起來(例如,掛在一根繩子上),與希臘銀幣相同的是,它上面也有字樣。還有的是鑰匙或鍬的形狀,但它們都有孔。在大約公元前250年前后,我們所認為的硬幣首次在中國出現了。于是著名的“明”造幣廠生產了圓形方孔的硬幣。這種特殊的硬幣上的字樣是“明之刀”,不過后來刀本身卻消失了。錢從這種硬幣上發(fā)展起來了。中文的“錢”這個字意思是“一個很小的貨幣單位”。盡管中國的硬幣經常有字樣,但是畫像直到19世紀中國受到西方影響之后才出現。
紙幣也是中國發(fā)明的。在13世紀,馬可波羅把紙幣的故事帶到了歐洲,但紙幣的觀念沒有引起當時歐洲人的注意。事實上,現代紙幣的祖先是蘇格蘭金融界John Law于1716年在法國制造的billet。所以,英文中的錢這個詞來自中國,而西班牙語的“billeted”則是來自一個在法國的蘇格蘭人?磥礤X的確能玩轉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