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特別脆弱。青少年常常掙扎于一種不被人喜歡的強烈的感覺中,認為自己沒有其他人好,認為自己是失敗者,丑陋而愚鈍。
身體變化
學齡(8-12歲)兒童中普遍存在著某種形式的對自己身體的不滿。如果這種不滿很強烈,就會導致他們變得羞澀或者很容易感到局促不安。在其他情況下,青少年的行為也可能正好相反,即用高聲和憤怒來努力掩蓋自我意識和自卑感。和這些身體變化一樣令人擔憂的是,青少年發(fā)現(xiàn)不和同齡人同時經(jīng)歷這些變化也讓他們感到苦惱。晚熟會造成自卑感和呆板。
情感波動
青春期的年青人對一切的感覺都更強烈。害怕成了恐懼,快樂成了興奮,生氣成了苦惱,挫折變得無法忍受。青春期的每一次經(jīng)歷似乎都被夸大了。年青人處于艱難的青春期時,會變得異常沮喪或者從事自毀的行為。青少年需要專業(yè)人員幫助的暗示常常首先來自于他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上發(fā)生了根本改變。父母應該警惕以下個性轉(zhuǎn)變的警示,它們暗示著青少年需要幫助。這些警示包括:不斷缺課、分數(shù)直線下降、使用酒精和非法物品、敵視或危險行為、特別畏縮和隔離。
同輩人的壓力和從眾心理
巨大的壓力促使著青少年去符合同輩人的標準。從眾的壓力可能很危險因為它不只適用于服飾和發(fā)型,也會導致青少年做一些他們明知道是錯誤的事情。
開始出現(xiàn)的獨立和尋求認同的傾向
青春期標志著一個不斷獨立的時期,它常常導致青少年和父母之間的沖突。這種緊張情緒是成長必然經(jīng)歷的一部分,對父母而言,則是放手必然經(jīng)歷的過程。青春期的另一個必然的經(jīng)歷是對價值觀和信念的困惑。這段質(zhì)疑時期很重要,因為年青人審視他們被灌輸?shù)膬r值觀,并開始形成自己的信念。雖然他們可能采用和父母同樣的信念,但通過自己來發(fā)現(xiàn)這些信念使這些年青人能夠形成一種完整的人格。
雖然青春期給年青人和他們的父母都提出了挑戰(zhàn),但是提高意識和交流能有助于為平穩(wěn)過渡到這個令人興奮的人生階段作好準備。
干擾項[E]:對異性的興趣
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