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国产欧美一区精品,激情五月亚洲色五月,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欧美婷婷丁香五月天社区

      各地
      資訊
      當前位置:考試網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 模擬試題 >>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醫(yī)學微生物學題庫(五)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醫(yī)學微生物學題庫(五)_第2頁

      來源:考試網   2019-09-23   【

        21. 接合是指

        A. 受菌通過溫和噬菌體獲得供菌DNA而出現新性狀

        B. 細菌通過性菌毛相互連接溝通將遺傳物質從供菌轉移給受菌

        C. 前噬菌體DNA整合于細菌染色體導致細菌的基因型發(fā)生改變

        D. 供菌游離的DNA片段直接進入受菌,使受菌獲得新的性狀

        E. 受菌與供菌通過原生質體融合而發(fā)生基因重組,使受菌出現新的性狀

        22. Hfr與F-菌進行接合,轉移的基因主要是

        A. 游離的F質粒

        B. 附加體

        C. R質粒

        D. 供菌染色體基因

        E. F’質粒

        23. 關于接合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F+菌與F- 菌進行接合時,轉移的是F質粒

        B. Hfr與F-菌進行接合時,轉移的是供菌染色體基因

        C. F’菌與F-菌進行接合時,轉移的是F’質粒

        D. F+菌與F-菌進行接合后,F+菌并不失去質粒

        E. F’菌與F-接合后,F’菌本身失去質粒

        24. 轉導是指

        A. 受菌通過溫和噬菌體獲得供菌DNA而出現新性狀

        B. 細菌通過性菌毛相互溝通將遺傳物質從供菌轉移給受菌

        C. 前噬菌體DNA整合于細菌染色體導致細菌的基因型發(fā)生改變

        D. 供菌游離的DNA片段直接進入受菌,使受菌獲得新的性狀

        E. 受菌與供菌通過原生質體融合而發(fā)生基因重組,使受菌出現新性狀

        25. 普遍性轉導轉移的基因主要是

        A. 供體菌染色體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體菌染色體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體的基因

        D. F質粒上的基因

        E. R質粒上的基因

        26. 局限性轉導轉移的基因主要是

        A. 供體菌染色體上任何一段基因

        B. 供體菌染色體上特定的基因

        C. 噬菌體的基因

        D. F質粒上的基因

        E. R質粒上的基因

        27. 溶原性轉換轉移的基因是

        A. 細菌染色體基因

        B. 細菌的R因子

        C. 細菌的F因子

        D. 噬菌體基因

        E. 附加體

        28. 溶原性轉換與轉導的主要的區(qū)別是

        A. 參與溶原性轉換的是溫和噬菌體,參與轉導的是毒性噬菌體

        B. 溶原性轉換轉移的是噬菌體基因,而轉導轉移的是供菌的基因

        C. 溶原性轉換可引起受菌毒力或抗原發(fā)生改變,而轉導不能

        D. 噬菌體消失轉導的性狀消失,而溶原性轉換的性狀不消失

        E. 轉導需供菌與受菌直接接觸,而溶原性轉換則否

        29. 無毒的白喉棒狀桿菌獲得產生白喉毒素的能力是因為

        A. 帶有Col因子

        B. 帶有R因子

        C. 帶有F因子

        D. 感染毒性噬菌體

        E. 感染β-棒狀噬菌體

        30. 關于原生質體融合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融合前,兩種細菌必須經溶菌酶或青霉素處理失去細胞壁

        B. 聚乙二醇可促使二種原生質體間的融合

        C. 融合可發(fā)生于不相關的兩細胞間或異種細胞間

        D. 融合的二倍體細胞壽命很長

        E. 可獲得具有親代細胞許多特異性的重組體

        填空題

        1. 細菌的變異現象主要包括 、 、 和 。

        2. 卡介苗是用人工誘導的方法使 菌毒力減弱、但抗原性保留的變異株,可用于人工特異性預防 。

        3. 受體菌只有處于感受態(tài)時,才能攝取 。感受態(tài)一般出現在細菌 期的后期,保持時間 ,僅3~4h。加用 和 處理,可增加感受細胞攝取 的能力。

        4. 接合是細菌通過 相互連接溝通,將 從供體菌轉移給受體菌。

        5. R質粒由 和 兩部分組成,前者可編碼 ,后者可編碼 。

        6. 普遍性轉導主要發(fā)生在溫和噬菌體生活周期的 期,局限性轉導主要發(fā)生在溫和噬菌體生活周期的 時期。

        7. 細菌的基因轉移和重組的方式主要有 、 、 、 和等。

        8.不同的噬菌體在電鏡下有三種形態(tài),即 、 和 。

        9. 大多數呈蝌蚪形噬菌體主要由 和 兩部分組成。

        10. 毒性噬菌體在敏感菌內增殖過程包括 、 、 和 幾個階段。

        11. 溫和噬菌體可有 周期和 周期。

        名詞解釋

        1. 變異2. 轉座子3. 基因轉移4. 轉化5. 接合6. 普遍性轉導7. 局限性轉導

        8. 溶原性轉換

        9. 原生質體融合10. 噬菌體11. 毒性噬菌體12 溫和噬菌體13. 前噬菌體

        14. 溶原性細菌15. 溶原性轉換

        四、問答題

        1. 試述質粒DNA的特征。

        2. 試比較普遍性轉導與局限性轉導的區(qū)別。

        3. 試述細菌遺傳變異的實際意義。

      123
      糾錯評論責編:jianghongying
      考試題庫
      熱點推薦»
      • 模擬試題
      • 歷年真題
      • 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