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療
I.治療基礎疾病和使慢性腎衰竭惡化的因素
II.延緩慢性腎衰竭的發(fā)展
(一)飲食治療
1.限制蛋白質 每天給予0.6g/kg的蛋白質可滿足機體基本需要而不致發(fā)生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使BUN水平下降,尿毒癥癥狀減輕。蛋白質攝入量宜根據(jù)GFR調整。
2.高熱量攝入 攝入足量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熱量每日約需125.6kJ/kg。
3.其他:①鈉攝入,除有水腫,高血壓及少尿外,一般不嚴格限制。②鉀攝入,當尿量>1L/d時,不予限制。③給予低磷飲食,每日不超過600mg。④飲水:有尿少,心衰,水腫患者應嚴格控制進水量。
(二)必需氨基酸的應用 若GFR≤10ml/min,要將每日蛋白質攝入減少至約20g,若超過3周,應加用EAA.
(三)控制全身性和(或)腎小球內的高壓力首選ACE I 及ARB(氯沙坦)。
(四)其他 高脂血癥的治療與一般高血脂癥者相同。高尿酸血癥一般不需治療。若發(fā)生痛風,給予別嘌醇0.1g。
(五)中醫(yī)藥療法 西醫(yī)治療基礎上,辨證地加用中藥
III.并發(fā)癥治療
(一)水電解質失調
1.鈉、水平衡失調 有水腫者,限制鈉水攝入。如水腫較重,可試用呋塞米,已透析者,應加強超濾。若水腫伴稀釋性低鈉血癥,應限制水攝入。常規(guī)方法治療無效時應緊急透析治療
2.高鉀血癥 見急性腎衰相關處理
3代謝性酸中毒 若酸中毒不嚴重,可口服碳酸氫鈉1~2g,3/d;HCO3-13.5mmol/L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時,應靜脈補堿。一般先將CO2結合力提升到17.1mmol/L。
鈣磷平衡失調 慢性腎衰早期開始防治高磷血癥,積極使用腸道磷結合藥。宜經(jīng)常監(jiān)測鈣,磷水平。
(2)心血管和肺并發(fā)癥
高血壓 慢性腎衰患者高血壓多為血容量依賴性,清除水鈉潴留后血壓可恢復正;蛉菀卓刂;颊咭藴p少水鹽攝入。若尿量仍多,可考慮使用利尿劑。利尿劑不理想可使用透析療法。
尿毒癥心包炎 積極透析;若出現(xiàn)心包壓塞,應急做心包穿刺或心包切開引流。
心衰 治療方法與一般心衰治療相同;但效果常不佳。特別注意清除水鈉潴留,必要時做透析超濾。
尿毒癥肺炎 可使用透析療法能迅速獲得療效。
(3)血液系統(tǒng)并發(fā)癥 維持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腎衰的貧血。證實有缺鐵者補充鐵劑,EPO治療腎衰竭貧血,療效顯著。Hb上升至110~120g/L時可減量,給維持量
(4)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癥 早期注意糾正鈣磷平衡失調可防止大部分患者發(fā)生繼發(fā)性甲旁亢及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癥。后者可用骨化三醇。治療中應密切監(jiān)測血鈣,磷,防止其乘積>70,以免發(fā)生異位鈣化。甲狀旁腺次全切對轉移性鈣化和纖維囊性骨炎有效。
(5)感染 抗生素使用原則與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經(jīng)腎排泄,給一次負荷量后,按GFR下降情況調整劑量。療效相近情況下,選擇腎毒性最小的藥物。
(6)神經(jīng)精神和肌肉系統(tǒng)癥狀 充分透析可改善其癥狀。骨化三醇和加強補充營養(yǎng)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癥狀。使用EPO亦可能對肌病有效
(7)其他
1.糖尿病腎衰患者隨GFR下降,應調整胰島素用量,一般為逐漸減少;
2皮膚瘙癢 口服抗組胺藥,控制磷攝入及強化透析。
3.早期腎衰患者不宜妊娠。
IV.藥物使用 臨床上首次使用可給予一次正常人的劑量作為負荷量。按GFR查腎衰患者用藥方法表計算其維持量。
V.隨訪 患者必須定期隨訪以對病情發(fā)展進行監(jiān)測。所有的患者需要每3個月就診一次。必須詢問病史、體檢,必要時實驗室檢查。GFR可檢測腎功能減退的進展速度。
VI.透析療法 慢性腎衰血肌酐>707mmol/L且患者開始出現(xiàn)尿毒癥癥狀時,應開始透析治療
(1)血液透析 一般每周3次,每次4~6小時。尿毒癥癥狀好轉,血肌酐及尿素氮并不下降到正常水平;貧血有好轉,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可依然存在。
(2) CAPD,費用低,適用于兒童,心血管情況不穩(wěn)定的老年人,糖尿病腎病患者或做動靜脈內瘺有困難者。
VII.腎移植 成功的腎移植會恢復正常的腎功能。親屬移植效果較好,移植后需長期用免疫抑制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