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課網(wǎng)校官方公眾號
焚題庫官方公眾號
1B413030 鋼筋與混凝土施工技術
普通鋼筋的加工制作
5.鋼筋的縱向焊接應采用閃光對焊。當缺乏閃光對焊條件時,可采用電弧焊、電渣壓力焊、氣壓焊。
6.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jù)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須持考試合格證上崗。
7.鋼筋接頭采用搭接電弧焊時,兩鋼筋搭接端部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接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
8.鋼筋接頭采用幫條電弧焊時,幫條應采用與主筋同級別的鋼筋,其總截面面積不應小于被焊鋼筋的截面積。幫條長度,如用雙面焊縫不應小于5d,如用單面焊縫不應小于10d。
鋼筋骨架焊接拼裝要求
(1)拼裝時應按設計圖紙放大樣,放樣時應考慮焊接變形和預留拱度。
(2)鋼筋拼裝前,對有焊接接頭的鋼筋應檢查每根接頭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3)拼裝時,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電焊時局部變形。待所有焊接點卡好后,先在焊縫兩端點焊定位,然后進行焊縫施焊。
(4)骨架焊接時,不同直徑鋼筋的中心線應在同一平面上。為此,較小直徑的鋼筋在焊接時,下面宜墊以厚度適當?shù)匿摪濉?/P>
(5)施焊順序宜由中到邊對稱地向兩端進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鄰的焊縫采用分區(qū)對稱跳焊,不得順方向一次焊成。
鋼筋安設、支承及固定要求
(1)所有鋼筋應準確安設,當澆筑混凝土時,用支承將鋼筋牢固地固定。鋼筋應可靠地系緊在一起,不允許在澆筑混凝土時安設或插入鋼筋。
(2)橋面板鋼筋的所有交叉點均應綁扎,以避免在澆混凝土時鋼筋移位。但兩個方向的鋼筋中距均不小于300㎜時,則可隔一個交叉點進行綁扎。
(3)用于保證鋼筋固定于正確位置的預制混凝土墊塊,應避免混凝土墊塊在澆筑混凝土時傾倒。墊塊混凝土的骨料粒徑不得大于10㎜,其強度應與相鄰的混凝土強度一致。用1.3㎜直徑的退火軟鐵絲預埋于墊塊內以便與鋼筋綁扎。不得用卵石、碎石或碎磚、金屬管及木塊作為鋼筋的墊塊。
(4)鋼筋的墊塊間距在縱橫向均不得大于1.2m。橋面板混凝土的鋼筋安設按照圖紙要求,在豎向不應有大于±5㎜的偏差。
(5)任何構件內的鋼筋,在澆筑混凝土以前,須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査認可,否則,澆筑的混凝土將不予驗收。
(6)鋼筋網(wǎng)片間或鋼筋網(wǎng)格間,應相互搭接使能保持強度均勻,且應在端部及邊緣牢固地連接。其邊緣搭接長度應不小于一個網(wǎng)眼。
預應力筋進場時檢查驗收規(guī)定
預應力筋進場時應分批驗收,驗收時,除應對其質量證明書、包裝、標志和規(guī)定等進行檢查外,尚須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檢查:
1.鋼絲:鋼絲分批檢驗時每批應不大于60t,檢驗時應先從每批中抽查5%且不少于5盤,進行表面質量檢查。如檢查不合格,則應對該批鋼絲逐盤檢查。在每盤鋼絲的兩端取樣進行抗拉強度、彎曲和伸長率的檢驗,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附錄的有關規(guī)定要求。
2.鋼絞線:鋼絞線分批檢驗時每批應不大于60t,檢驗時應從每批鋼絞線中任取3盤,并從每盤所選的鋼絞線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組試樣進行表面質量、直徑偏差和力學性能試驗。
3.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帶肋鋼筋分批檢驗時每批應不大于l00t,對表面質量應逐根目視檢查,外觀檢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選2根鋼筋截取試件進行拉伸試驗。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題庫—網(wǎng)校課程 | ||
考試題庫 |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題庫 | 在線做題 |
網(wǎng)校課程 |
2019年一級建造師精講班+考點強化班+習題精析班+真題解析班 |
在線試聽 |
預應力鋼筋的加工制作要求
1.預應力筋的實際強度不得低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預應力筋的試驗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用作拉伸試驗的試件,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加工。在對預應力筋進行拉伸試驗中,應同時測定其彈性模量。
2.預應力筋的下料長度應通過計算確定,計算時應考慮結構的孔道長度或臺座長度、錨夾具厚度、千斤頂長度、焊接接頭或鐓頭預留量、冷拉伸長值、彈性回縮值、張拉伸長值和外露長度等因素。
3.預應力筋的下料,應采用切斷機或砂輪鋸切斷,嚴禁采用電弧切割。
4.高強鋼絲的鐓頭宜采用液壓冷鐓,鐓頭前應確認鋼絲的可鐓性,鋼絲鐓頭的強度不得低于鋼絲強度標準值的98%。
5.預應力筋由多根鋼絲或鋼絞線組成時,同束內應采用強度相等的預應力鋼材。編束時,應逐根理順,綁扎牢固,防止互相纏繞。
混凝土澆筑要求
1.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
2.混凝土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筑時,上層與下層前后澆筑距離應保持1.5m以上。在傾斜面上澆筑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不宜超過表1B413032—2的規(guī)定。
高處傾卸混凝土規(guī)定
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從高處直接傾卸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fā)生離析為度。
(2)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下落;傾落高度超過10m時,應設置減速裝置。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并嚴禁用振動棒分攤混凝土。
澆筑混凝土振搗規(guī)定澆筑混凝土用振動器振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100㎜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
(2)表面振動器的移位間距,應以使振動器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100㎜左右為宜。
(3)附著式振動器的布置距離,應根據(jù)構造物形狀及振動器性能等情況并通過試驗確定。
(4)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
澆筑混凝土時施工縫的處理規(guī)定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和彎矩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應按下列要求進行處理:
(1)應鑿除處理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但鑿除時,處理層混凝土須達到下列強度:
、儆盟疀_洗鑿毛時,須達到0.5MPa;
、谟萌斯よ彸龝r,須達到2.5MPa;
、塾蔑L動機鑿毛時,須達到10MPa。
(2)經(jīng)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在澆筑次層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縫宜鋪一層厚為10~20㎜的1:2的水泥砂漿。
(3)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或鋼筋稀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在施工縫處補插錨固鋼筋或石榫;有抗?jié)B要求的施工縫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設置止水帶。
(4)施工縫為斜面時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
(5)施工縫處理后,須待處理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繼續(xù)澆筑混凝土。需要達到的強度,一般最低為1.2MPa,當結構物為鋼筋混凝土時,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達到上述抗壓強度的時間宜通過試驗確定,如無試驗資料,可參見《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附錄有關規(guī)定。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要求1.大體積混凝土在選用原材料和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按照降低水化熱溫升的原則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選用低水化熱和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品種。粗集料宜采用連續(xù)級配,細集料宜采用中砂。宜摻用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熱的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外加劑宜采用緩凝劑、減水劑;摻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礦渣粉等。
(2)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宜采取改善粗集料級配、提高摻合料和粗集料的含量、降低水膠比等措施,減少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大體積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及質量評定時,可按60d齡期的抗壓強度控制。
2.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養(yǎng)護和溫度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施工前應根據(jù)原材料、配合比、環(huán)境條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等因素,進行溫控設計和溫控監(jiān)測設計,并應在澆筑后按該設計要求對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溫度實施監(jiān)測和控制。對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溫度控制時,應使其內部最高溫度不大于75℃、混凝土內部和表面溫差不大于25℃。
(2)大體積混凝土可分層、分塊澆筑,分層、分塊的尺寸宜根據(jù)溫控設計的要求及澆筑能力合理確定;當結構尺寸相對較小或能滿足溫控要求時,可全斷面一次澆筑。
(3)分層澆筑時,在上層混凝土澆筑之前應對下層混凝土的頂面作鑿毛處理,且新澆混凝土與下層已澆筑混凝土的溫差宜小于20℃,并應采取措施將各層間的澆筑間歇期控制在7d以內。
(4)分塊澆筑時,塊與塊之間的豎向接縫面應平行于結構物的短邊,并應在澆筑完成拆模后按施工縫的要求進行鑿毛處理。分塊施工所形成的后澆段,應在對大體積混凝土實施溫度控制且其溫度場趨于穩(wěn)定后方可澆筑;后澆段宜采用微膨脹混凝土,并應一次澆筑完成。
(5)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宜在氣溫較低時進行,但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應不低于5℃;熱期施工時,宜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且其入模溫度不宜高于28℃。
(6)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宜按照“內降外!钡脑瓌t,對混凝土內部采取設置冷卻水管通循環(huán)水冷卻,對混凝土外部采取覆蓋蓄熱或蓄水保溫等措施進行。在混凝土內部通水降溫時,進出口水的溫差宜小于或等于10℃,且水溫與內部混凝土的溫差宜不大于20℃,降溫速率宜不大于2℃/d;利用冷卻水管中排出的降溫用水在混凝土頂面蓄水保溫養(yǎng)護時,養(yǎng)護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的差值應不大于15℃。
(7)大體積混凝土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時,其澆筑后的養(yǎng)護時間不宜少于14d,采用其他品種水泥時不宜少于21d。在寒冷天氣或遇氣溫驟降天氣時澆筑的混凝土,除應對其外部加強覆蓋保溫外,尚宜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
施加預應力機具及設備要求(1)施加預應力所用的機具設備及儀表應由專人使用和管理,并應定期維護和校驗。
(2)張拉用的千斤頂與壓力表應配套標定、配套使用,標定應在經(jīng)國家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標定時千斤頂活塞的運行方向應與實際張拉工作狀態(tài)一致。當處于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重新進行標定。
、偈褂脮r間超過6個月;
、趶埨螖(shù)超過300次;
③使用過程中千斤頂或壓力表出現(xiàn)異常情況;
、芮Ы镯敊z修或更換配件后。
張拉應力控制規(guī)定(1)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當施工中預應力筋需要超張拉或計入錨圈口預應力損失時,可比設計要求提高5%,但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超過設計規(guī)定的最大張拉控制應力。
(2)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guī)定時,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否則應暫停張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調整后,方可繼續(xù)張拉。
【提示】注意原材料選擇,可在選擇題中考查,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需要重點掌握,在案例題中容易考查。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題庫—網(wǎng)校課程 | ||
考試題庫 | 2019年一級建造師考試題庫 | 在線做題 |
網(wǎng)校課程 |
2019年一級建造師精講班+考點強化班+習題精析班+真題解析班 |
在線試聽 |
責編:limingjuan2018
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消防工程師造價工程師土建職稱公路檢測工程師建筑八大員注冊建筑師二級造價師監(jiān)理工程師咨詢工程師房地產(chǎn)估價師 城鄉(xiāng)規(guī)劃師結構工程師巖土工程師安全工程師設備監(jiān)理師環(huán)境影響評價土地登記代理公路造價師公路監(jiān)理師化工工程師暖通工程師給排水工程師計量工程師
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經(jīng)濟師注冊會計師證券從業(yè)銀行從業(yè)會計實操統(tǒng)計師審計師高級會計師基金從業(yè)資格稅務師資產(chǎn)評估師國際內審師ACCA/CAT價格鑒證師統(tǒng)計資格從業(yè)
執(zhí)業(yè)藥師執(zhí)業(yè)醫(yī)師衛(wèi)生資格考試衛(wèi)生高級職稱護士資格證初級護師主管護師住院醫(yī)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臨床助理醫(yī)師中醫(yī)執(zhí)業(yè)醫(yī)師中醫(yī)助理醫(yī)師中西醫(yī)醫(yī)師中西醫(yī)助理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口腔助理醫(yī)師公共衛(wèi)生醫(yī)師公衛(wèi)助理醫(yī)師實踐技能內科主治醫(yī)師外科主治醫(yī)師中醫(yī)內科主治兒科主治醫(yī)師婦產(chǎn)科醫(yī)師西藥士/師中藥士/師臨床檢驗技師臨床醫(yī)學理論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