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地教師招聘考試中,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會考到主觀題,通常情況下,主觀題包括簡答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這是幾種比較常規(guī)的考題。在復習的最后關頭,客觀題的做題正確率很高,但令廣大考生最為糾結痛苦的就是不知如何答好主觀題,而復習資料中,一般給出的答案都只有“內(nèi)容”(即答什么),而無“形式”(怎么編排答案)。針對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中公教師結合多年的一線授課經(jīng)驗,通過具體的例題,就“如何答好論述題”這種題型,為大家支幾招。
論述題:這種題型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
論述即理論性的描述,對某一或者許多問題、事件、研究等進行單一的或者歸納性的闡述并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或者解決的方法加以自己的話進行敘述。這是“論述”二字的定義,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在論述之前,首先必須提煉出相關的論點,然后針對該論點,運用所學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教育理論知識進行論證,即論據(jù)。一定程度上,教師招聘考試中的論述題題型,就相當于語文中的議論文,必須具備:論點、論據(jù)。
很多考生的作答存在這樣的問題:直接陳述教育理論依據(jù),而沒有要論證的核心觀點,顯得作答內(nèi)容很突兀,沒頭沒尾。
所以,對于論述題的作答,兩步走:第一,從題干中提煉出教育觀點(提煉出來的盡量使用教育理論中的專業(yè)術語),注意,對觀點的提煉,不需要長篇大論,一句概括式的句子即可;第二,用所學的教育理論知識對該觀點進行論證,一般需要答出:影響(如,優(yōu)缺點、重要性、辯證關系、啟發(fā)等)和方法對策。
例1,目前我國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什么?請進行論述。
分析:此題屬于問題方向比較明確的論述題。
比較完善的作答如下:
答:目前我國常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班級授課制。
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是把學生按年齡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數(shù)的班級,教師根據(jù)課程計劃和規(guī)定的時間表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其優(yōu)缺點如下:
(一)優(yōu)點
(1)有嚴格地制度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達到一定質量;
(2)有利于大面積培養(yǎng)人才;
(3)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4)有利于發(fā)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二)不足:
(1)難以因材施教;
(2)難以形成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3)缺乏靈活性。
例2:近幾年學生辱罵毆打教師經(jīng)常發(fā)生,怎樣才能減少或者避免?
分析:該題屬于問題方向不明確的論述題。
解決:針對類似于以上這種問題不明確,即乍一看,題干中沒有出現(xiàn)所學的教育理論專業(yè)術語,此時,就需要考生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提煉出核心的教育專業(yè)術語。
完善的作答如下:
答:學生辱罵毆打教師,這種頻發(fā)的現(xiàn)象說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人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教學相長、心理相融”的特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礎;是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催化劑;能夠滿足學生的多種需要。
因此,要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以下方面著手:
教師方面:
1.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2.建立教師威信
3.要善于同學生交往
4.發(fā)揚教育民主,傾聽學生意見
5.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6.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學生方面:
1.學生要尊重教師;
2.學生應該提升自身素質
綜上所述,良好師生關系的建構,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充分發(fā)揮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才能夠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促使師生共同進步。
例3:當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請談談其中“學習觀”的基本觀點。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某一理論觀點?忌粌H僅要答出學習觀的核心觀點,同時,必須答出該觀點對當今學校教育實踐的啟示,這才是比較完善的作答。
如下:
答:建構主義,是當代教育心理學的一場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亞杰、斯騰伯格、卡茨、維果斯基等。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具有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1)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知識由教師向學生的傳遞,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們要主動地建構信息的意義,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2)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學習者是通過對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nèi)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的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常常需要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
(3)學習的情境性。建構主義者提出了情境性的認知觀點。知識存在于具體、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動之中,不是一套獨立于情景的知識符號,只有通過實際應用活動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對某種社會實踐的參與而逐漸掌握有關的社會規(guī)則、工具、活動程序等,形成相應的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觀要求教師要做到以下方面:
(1)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
(2)注意學生共同體在學習中的作用,運用合作學習等方式幫助學生建構認知結構;
(3)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踐,積極開展實踐活動課,在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合理運用和領會知識。
掌握了以上論述題答題技巧,就能夠解除考生對作答主觀題的懼怕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