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商品流通企業(yè)運營管理
★ 本章共四節(jié)內容,為案例次重點章,考試分值約10-15分左右,考試題型可涉及單選題、多選題和案例分析題,案例分析主要以二、三節(jié)為基礎出題
第一節(jié) 商品流通企業(yè)運營管理的基本概念
【本節(jié)考點】
【考點】運營管理
【考點】商品流通企業(yè)服務運營的分類
【考點】流程和時間
【考點】能力與需求的匹配
【考點】運營管理的績效度量
【考點】運營系統(tǒng)設計
* 注:本節(jié)主要介紹相關各類概念,考點較少
一、運營管理
運營管理:是指社會組織在將生產要素投入轉化為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通過創(chuàng)造效用而增加附加值的流通性服務過程中,對其制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的過程所進行的組織、計劃、實施和控制(了解)
(一)社會組織——是指具有特定目標和功能的、社會化的生產要素的集合體
(二)流通性服務
◆ 服務可分為:流通性服務、生產性服務、消費者服務、公共性服務
二、商品流通企業(yè)服務運營的分類(重點)
劃分標準 |
類型 |
概念 |
是否提供有形產品 |
純勞務運營 |
不提供任何有形產品,如:流通咨詢、物流培訓、規(guī)劃設計 |
一般勞務運營 |
提供有形產品,如:批發(fā)、零售、郵政、運輸、圖書館書刊借閱 | |
顧客是否參與 |
顧客參與的流通運營 |
如:商業(yè)零售、客運 |
顧客不參與的流通運營 |
如:倉儲、配送、產品加工、郵政、貨運 | |
勞動密集程度和與顧客接觸程度 |
大量資本密集服務/服務工廠 |
勞動密集程度與顧客接觸程度均低,如:運輸公司 |
專業(yè)資本密集服務/大眾化服務 |
勞動密集程度較高,顧客接觸程度較低,如:零售、批發(fā) | |
大量勞動密集服務/服務作坊 |
勞動密集程度低,顧客接觸程度較高,如:修理業(yè) | |
專業(yè)勞動密集服務/專業(yè)化服務 |
勞動密集程度與顧客接觸程度均高,如:醫(yī)生、律師 |
【例題:單選】商品流通企業(yè)運營管理按照勞動密集程度和與顧客接觸程度劃分,可分為( )。
A. 顧客參與的流通運營和顧客不參與的流通運營
B. 大量資本密集服務、專業(yè)資本密集服務、大量勞動密集服務和專業(yè)勞動密集服務
C. 有形產品流通運營和無形產品流通運營
D. 純勞務運營和一般勞務運營
【答案】B
【解析】商品流通企業(yè)運營管理按照勞動密集程度好與顧客接觸程度劃分,可分為:大量資本密集服務、專業(yè)資本密集服務、大量勞動密集服務和專業(yè)勞動密集服務,故選B。A選項,是按照顧客是否參與劃分的類型,故錯誤;C選項,無此分類,故錯誤;D選項,是按照是否提供有形產品劃分的類型,故錯誤。
三、流程和時間
(一)流程的概念(非重點)
流程:是具有特定輸入和輸出的一組相關活動(任務),一般地講,流程活動需要的資源包括:人力、廠房、機器設備、燃料、動力和原材料
(二)流程的度量
◆ 度量流程的指標:流程時間、在制品庫存、流程單位時間產出或生產率
1、流程時間——是指加工服務對象(人或物料)從進入運營系統(tǒng)(如車間、商場)開始,到離開運營系統(tǒng)為止的時間間隔
2、在制品庫存——是指處于流程中的物料或顧客的數量
3、流程單位時間產出或產出率——指流程在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數(熟悉計算)
◆ 公式:庫存平均周轉次數=1/平均流程時間
式中:平均流程時間=平均在制品庫存/平均單位時間產出
【例題:單選】2013年,沃爾瑪與庫存有關的數據為:已銷售產品的成本1715.62億美元/年,庫存227.49億美元,則沃爾瑪的庫存周轉次數為( )次。
A. 1.10
B. 5.15
C. 7.69
D. 8.12
【答案】C
【解析】根據公式,庫存平均周轉次數=1/平均流程時間,計算如下:
(1)平均流程時間=平均在制品庫存/平均單位時間產出=227.49/1715.62 ≈0.13(年/次)
(2)庫存平均周轉次數=1/平均流程時間=1/0.13 ≈7.69(次/年),故選C。
(三)活動時間
1、加工時間——又稱處理時間,是指改變物料形態(tài)或為顧客服務的時間
(1)對于物的加工時間:縮短,提高效率
(2)對于人的加工時間:不應盲目提高效率,有時還需要保證服務時間
2、調整準備時間轉換時間
(1)調整準備時間——是指加工物料或為顧客服務之前需要花費的準備時間,從不工作狀態(tài)到開始從事一項活動所花的時間(應盡可能縮短)
(2)轉換時間——由一項活動轉向另一項活動所花費的時間
3、等待時間和庫存時間
(1)等待時間——是指工件加工前或者顧客得到服務錢的等待時間(應盡可能減少)
(2)庫存也是一種等待,是為了未來需要的等待
4、搬運時間——是指物料和顧客發(fā)生位移所花費的時間,包括裝卸時間和運輸時間(如搬運不是服務內容,應盡可能壓縮搬運時間,旅游觀光除外)
5、空閑時間——是服務者等待顧客或者機器等待需加工的對象所耗費的時間(顧客等待時間和機器空閑時間往往是相互矛盾的)
(四)涉及流程的時間
1、節(jié)拍——生產線上相鄰兩個產品(零件)出產的間隔時間
如:一條流水線上產品A是2:00出產,產品B是2:02出產,則節(jié)拍為2分鐘
2、生產周期——對一批產品而言
如:一批產品,第一件產品投入生產時間為7月5日,最后一件產品生產完畢時間是7月15日,則該批產品的生產周期是10天
3、提前期——從產品完工期限算起,需要提前多少時間開始采購、開始加工和開始裝配,分別對應原材料采購提前期、零件加工提前期和產品裝配提前期
4、訂單處理時間——顧客訂單處理所花的時間,包括訂單確認、訂單錄入、制造的可行性檢查、物料清單轉換等活動,最后進入訂單庫等待投產
5、采購時間——是指企業(yè)向供應商采購原材料和零部件所花費的時間
6、配送時間——是指產品制造出來到達顧客之間的時間
7、總流程時間——一般包括訂單處理時間、編制計劃時間、產品/服務的研發(fā)和設計時間(包括產品/服務設計和工藝設計)、采購時間、制造時間和配送時間
四、能力與需求的匹配(非重點)
(一)供需鏈(了解)
略
(二)供需鏈瓶頸及對運營管理的影響
1、需求大于供給:瓶頸出現(xiàn)在供方,供方處于主導地位,形成賣方市場
2、需求小于供給:瓶頸出現(xiàn)在需方,需方處于主導地位,形成買方市場
(三)供需協(xié)調(了解)
略
五、運營管理的績效度量(非重點)
(一)生產率——是指投入(資源)和產出(產品和服務)的比率
◆ 提高生產率的途徑:
1、保持產出不變,減少投入
2、保持投入不變,增加產出
(二)生產率測量
1、單因素生產率測量
◆ 生產率=產出數量/投入數量
2、多因素生產率測量
◆ 多因素生產率=產出數量/(勞動力+物資+能源+資本+其他)
(三)生產率和服務業(yè)
◆ 服務業(yè)生產率難以提高的原因:(1)服務業(yè)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yè);(2)需要頻率的個性化處理;(3)常常需要專業(yè)技術;(4)常常很難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常常很難評價質量
(四)倫理和社會責任
◆ 運營管理所面臨的倫理挑戰(zhàn):
(1)開發(fā)品質安全的產品
(2)保持清潔的環(huán)境
(3)提供安全的工作場所
(4)提倡社區(qū)責任
六、運營系統(tǒng)設計
(一)運營戰(zhàn)略及其決策程序(了解)
1、運營系統(tǒng)功能目標的決策
(1)用戶需求與企業(yè)競爭戰(zhàn)略
(2)產品功能
(3)運營系統(tǒng)的功能目標
2、運營系統(tǒng)結構的決策
(1)結構化要素——硬件部分,包括: 工藝流程或工作流程、布局、生產能力、運營系統(tǒng)的集成等
(2)非結構化要素——軟件部分,包括: 人力資源及組織策略、生產計劃策略、庫存策略、質量管理策略等
(二)制造業(yè)生產系統(tǒng)戰(zhàn)略決策的定位工具——產品-工藝矩陣(了解)
略
(三)服務業(yè)運營系統(tǒng)設計矩陣(了解)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