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選題]認為貨幣供給是外生變量,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貨幣供給獨立于利率的變動,該觀點源自于()。
A.貨幣數(shù)量論
B.古典利率理論
C.可貸資金理論
D.流動性偏好理論
[答案]D
[解析]流動性偏好理論認為貨幣供給是外生變量,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
2[.單選題]根據(jù)利率的風險結(jié)構(gòu)理論,各種債權(quán)工具的流動性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在價格一定的情況下,它們的()不同。
A.實際利率
B.變現(xiàn)所需時間
C.名義利率
D.交易方式
[答案]B
[解析]根據(jù)利率的風險結(jié)構(gòu)理論,各種債權(quán)工具的流動性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在價格一定的情況下,它們的變現(xiàn)所需時間不同。一般來說,國債的流動性 強于公司債券;期限長的債券,流動性差,流動性差的債權(quán)工具,風險相對較大,利率定得就高一些,債券流動性越強,其利率低于國債的利率。
3[.單選題]凱恩斯把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并未帶來利率的相應降低,而只是引起人們手持現(xiàn)金增加的現(xiàn)象稱為()。
A.現(xiàn)金偏好
B.貨幣幻覺
C.流動性陷阱
D.流動性過剩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流動性陷阱的概念。凱恩斯把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并未帶來利率的相應降低,而只是引起人們手持現(xiàn)金增加的現(xiàn)象稱為流動性陷阱。
4[.單選題]假定未來3年當中,1年期債權(quán)的利率分別是2%、3%和4%,1—3年期債券的流動性溢價分別為0,0.25%和0.5%,則3年期債券利率為()。
A.3.5%
B.5.5%
C.6%
D.6.5%
[答案]A
[解析]流動性溢價理論認為,長期債券的利率應當?shù)扔趦身椫,第一項是長期債券到期之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項是隨債券供求狀況變動而變動的流動性溢價。3年期債券利率為(2%+3%+4%)/3+0.5%=3.50%。
5[.單選題]凱恩斯學派認為貨幣政策的傳導變量是()。
A.利率
B.匯率
C.貨幣供應量
D.基礎(chǔ)貨幣
[答案]A
[解析]凱恩斯學派認為貨幣政策的傳導變量是利率。選A。
6[.多選題]在二級市場上,決定債券流通轉(zhuǎn)讓價格的主要因素是()。
A.票面利率
B.債券面值
C.持有期限
D.市場利率
E.物價水平
[答案]ABCD
[解析]債券在二級市場上的流通轉(zhuǎn)讓價格依不同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決定,但有一個基本的“理論價格”決定公式,它由債券的票面金額、票面利率和實際持有期限三個因素決定。同時,市場利率作為貼現(xiàn)率也影響債券的轉(zhuǎn)讓價格。
7[.多選題]資本資產(chǎn)定價理論的假設(shè)有()。
A.市場上存在一種無風險資產(chǎn)
B.市場是有效的
C.投資者總是追求投資者效用的最大化
D.風險是可以測量的
E.稅收和交易費用為零均忽略不計
[答案]ACE
[解析]本題考查資本資產(chǎn)定價理論假設(shè);炯僭O(shè):(1)投資者根據(jù)投資組合在單一投資期內(nèi)的預期收益率和標準差來評價其投資組合;(2)投資者追求效用最大化;(3)投資者是厭惡風險的;(4)存在一種無風險利率,可以借入或借出任意數(shù)額的無風險資產(chǎn);(5)稅收和交易費用都忽略不計。
8[.多選題]根據(jù)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
A.交易動機
B.成就動機
C.預防動機
D.交往動機
E.投機動機
[答案]ACE
[解析]根據(jù)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有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9[.不定項選擇題]某債券票面利率為5%,面值100元,每年計息一次,期限2年,到期還本。假設(shè)市場利率為4%。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假設(shè)該債券以平價發(fā)行,投資者認購后的當期收益率為()。
A.4%
B.5%
C.8%
D.8.5%
[答案]B
[解析]參考答案:B.參考解析:當期收益率是指本期獲得債券利息額對債券本期市場價格的比率,為100×5%÷100=5%,選B。
10[.不定項選擇題]某債券票面利率為5%,面值100元,每年計息一次,期限2年,到期還本。假設(shè)市場利率為4%。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該債券的名義收益率為()。
A.2%
B.4%
C.5%
D.6%
[答案]C
[解析]名義收益率是票面收益率,是票面上的固定利率,r=C/F,C為票面收益,F(xiàn)為面值(facevalue)。名義收益率應為100×5%÷100=5%,選C。
|
|
|
用戶高頻錯題 | APP隨時刷題 |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