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經濟主體在既定的收入和財富范圍內能夠并愿意持有貨幣的數量稱為( )。
A.貨幣供給
B.貨幣需求
C.基礎貨幣
D.社會需求
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需求的概念。
2. 費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
A.貨幣量
B.物價水平
C.商品交易量
D.勞務交易量
2.[答案]:A
[解析]:費雪的交易方程式中最活躍的因素是貨幣量。
3. 費雪的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 )。
A.貨幣量決定貨幣價值的理論
B.貨幣價值決定物價水平的理論
C.貨幣量決定物價水平的理論
D.物價水平決定貨幣量的理論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對費雪交易方程式的理解。交易方程式所反映的是貨幣量決定物價水平的理論。
4. 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費雪
B.凱恩斯
C.弗里德曼
D.庇古
4.[答案]:D
[解析]:劍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庇古。
5. 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L=L1(Y)+L2(i)中,L與收入Y和利率i的關系分別是( )。
A.負相關、正相關
B.正相關、正相關
C.負相關、負相關
D.正相關、負相關
5.[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交易性需求是國民收入的增函數;投機性需求是利率的減函數。所以貨幣需求與國民收入是正相關,與利率是負相關。
6. 由于利率的不確定性,根據對市場利率變化的預期需要持有貨幣以便從中獲利的動機是( )。
A.交易動機
B.預防動機
C.投資動機
D.投機動機
6.[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投機動機的含義。
7. 貨幣供給的機制分析側重于( )。
A.貨幣的創(chuàng)造過程
B.分析決定貨幣供應量的因素
C.分析供給原因
D.貨幣供給量
7.[答案]:A
[解析]:貨幣供給分析包括貨幣供給的機制和貨幣供給的決定,前者側重于貨幣的創(chuàng)造過程,后者側重于分析決定貨幣供應量的因素。
8. ( )是政府在增加或減少稅收的同時,等量增加或減少購買性支出,維持財政收支平衡,對國民收入變動的影響程度。
A.國民收入變動率
B.政府購買支出乘數
C.稅收乘數
D.平衡預算乘數
8.[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平衡預算乘數的概念。
9. 我國在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中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的內容不包括( )。
A.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資,加強各項重點建設
B.推進稅制改革,促進企業(yè)投資和居民消費
C.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D.不改變財政支出結構,保障和改善民生
9.[答案]:D
[解析]:選項D應該是優(yōu)化財政支出結構,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
10. 從2009年1月1日開始,我國全面實施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 )的改革。
A.消費型
B.積累型
C.收入型
D.補償型
10.[答案]:A
[解析]:從2009年1月1日開始,我國全面實施增值稅由生產型轉為消費型改革,相應調整小規(guī)模納稅人標準及其征收率,促進企業(yè)投資和擴大內需。
11.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實行了( )財政政策。
A.從緊
B.中性
C.穩(wěn)健
D.積極
11.[答案]:D
[解析]:為了擴大內需,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發(fā)展,調整經濟結構,中央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