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第一章 市場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
本章考點:
考點一:需求和供給的含義及影響因素
1.需求構成:購買欲望;支付能力
2.供給構成:愿意生產;能夠產出
影響需求的因素 |
影響供給的因素 | ||
非價格因素 |
消費者的偏好 (同向) |
非價格因素 |
生產成本(反向) |
消費者的個人收入 (一般同向) |
生產技術(同向) | ||
價格因素 |
產品價格(一般反向) |
價格因素 |
產品價格 (同向) |
替代品的價格(同向)“蘋果和梨” |
相關產品的價格 | ||
互補品的價格(反向)“汽車和汽油” |
預期 | ||
預期 (同向) |
考點二:需求曲線及供給曲線
1.需求函數、需求規(guī)律及需求曲線
類別 |
含義 |
需求函數 |
自身價格與需求數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
需求規(guī)律 |
即價格與需求之間呈反方向變化的關系 |
需求曲線 |
向右向右下方傾斜 |
市場需求曲線 |
所有所有個別消費者需求曲線的水平加總 |
考點三:均衡價格模型的應用
均衡價格:市場供給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時所達到的價格水平。
均衡的條件:Qd=Qs
|
最高限價 |
保護價格 |
含義 |
由政府為某種產品規(guī)定一個具體的價格,市場交易只能在這一價格之下進行。 |
由政府為某種產品規(guī)定一個具體的價格,市場交易只能在這一價格之上進行。 |
目的 |
保護消費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產者的生產成本。 |
保護生產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產業(yè)的發(fā)展。 |
影響 |
最高限價低于均衡價格,導致市場短缺 |
保護價格高于均衡價格,導致市場過剩 |
后果 |
1.買方排隊現象 |
1.生產過剩 |
措施 |
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配給制),只宜短期或局部地區(qū)實行。 |
建立政府的收購和儲備系統(tǒng), 只宜在少數農產品上實行 |
下載更多完整講義進入華課網校校—個人中心,提前備考會更得心應手~課程詳情>>立即購課>>試聽課程>>
獲取更多中級經濟師師備考資料、講義課程、考前試卷等,加入經濟師考試學習群:853532125,更有老師1V1解答報考條件!
1、在構成商品需求的基本要素中,除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外,還應包括( )。
A、消費者的潛在收入
B、消費者的支付能力
C、產品的市場價格
D、產品的生產成本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需求的構成要素。需求的構成要素有兩個,一是消費者愿意購買,即有購買的欲望;二是消費者能夠購買,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2011年真題)
【該題針對“需求的含義和影響需求的基本因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2、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稱為( )。
A、供給
B、需求
C、彈性
D、效用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需求的構成要素。需求的構成要素有兩個,一是消費者愿意購買,即有購買的欲望;二是消費者能夠購買,即有支付能力,二者缺一不可。(2011年真題)
【該題針對“需求的含義和影響需求的基本因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