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案]:D
[解析]:參見教材 P33。征收補償方案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 30 日。
2.
[答案]:A
[解析]:參見教材 P32。近年來,因城市房屋拆遷引發(fā)的社會問題較多,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
3.
[答案]:C
[解析]:參見教材 P1-2。
4.
[答案]:B
[解析]:參見教材 P4。本題考查杜能圈的內容。杜能圈由內向外分別是自由農作區(qū)、林業(yè)區(qū)、谷物輪作區(qū)、草田輪作區(qū)、三圃農作制區(qū)。自由農作區(qū)主要生產易腐難運的農產品。請記清每一圈的內容以及次序。
5.
[答案]:B
[解析]:參見教材 P5-6。本題主要考查集聚因素的相關內容。集聚因素可以為分生產或技術集聚(純集聚)和社會集聚(偶然集聚)兩大類,其中第一類是固定的內在的因素,后者是偶然的外在的因素,所以首要的是第一類因素。
6.
[答案]:C
[解析]:參見教材 P6。
7.
[答案]:D
[解析]:參見教材 P6。本題考查中心地理論的提出者。中心地理論由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在《南德的中心地》一書中提出。
8.
[答案]:A
[解析]:參見教材 P9。
9.
[答案]:A
[解析]:參見教材 P9。
10.
[答案]:D
[解析]:參見教材 P7。
11.
[答案]:C
[解析]:參見教材 P11。本題考查房地產需求的決定因素。其中消費者的收入水平與需求量呈正相關關系,但不一定是正比例關系。
12.
[答案]:D
[解析]:參見教材 P13。本題考查在房地產供需中,潛在供給量的計算公式。潛在供給量=存量-滅失量-轉換為其他種類房地產量+其他種類房地產轉換為該種房地產量+新開發(fā)量。
13.
[答案]:C
[解析]:參見教材 P15。
14.
[答案]:B
[解析]:參見教材 P17。本題考查絕對地租的概念。
15.
[答案]:A
[解析]:參見教材 P18。
16.
[答案]:D
[解析]:參見教材 P18。本題考查城市職能與城市性質的概念與區(qū)別。
17.
[答案]:C
[解析]:參見教材 P21。本題考查郊區(qū)化與城市化水平的關系。郊區(qū)化一般發(fā)生在城市化水平達到 70%~80%時。
18.
[答案]:A
[解析]:參見教材 P19 。
19.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逆城市化的概念。參見教材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