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級價格歧視也稱為( )。
A.完全價格歧視
B.不完全價格歧視
C.批量作價
D.主體作價
2. 壟斷廠商通過對小批量購買的消費者收取額外價格,侵蝕了一部分消費者剩余,得到更多的利潤,這種對小批量消費者收取額外價格的行為屬于( )。
A.一級價格歧視
B.二級價格歧視
C.三級價格歧視
D.四級價格歧視
3. 企業(yè)實行價格歧視的基本原則是,不同市場上的( )相等并且等于邊際成本。
A.平均收益
B.邊際收益
C.固定收益
D.相對成本
4. 關于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需求曲線的比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短期中都遵循利潤最大化原則
B.壟斷競爭企業(yè)和完全壟斷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都有右下方傾斜的形狀
C.完全壟斷企業(yè)的需求曲線既是企業(yè)的需求曲線,也是市場需求曲線
D.完全壟斷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比壟斷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具有更大彈性
5. 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是( )。
A.產品市場均衡狀態(tài)
B.貨幣市場均衡狀態(tài)
C.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
D.要素市場均衡狀態(tài)
6. 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的標準是( )。
A.還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tài)
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間分配公平
C.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分配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減少
D.不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分配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減少
7. 一般認為,只有在( )市場上,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從長期來看才是最低的,市場機制才能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A.寡頭壟斷
B.壟斷競爭
C.完全競爭
D.不完全競爭
8. 某人或某企業(yè)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yè)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這稱為( )。
A.外部經濟
B.規(guī)模經濟
C.外部不經濟
D.規(guī)模不經濟
9. 只能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 )。
A.社會公共物品
B.純公共物品
C.準公共物品
D.公益性公共物品
10. 消費者對某一種公共物品的消費并不影響其他人對該公共物品的消費,這稱為( )。
A.排他性
B.競爭性
C.非排他性
D.非競爭性
11. 下列公共物品不屬于準公共物品的是( )。
A.教育
B.國防
C.收費公路
D.醫(yī)療衛(wèi)生
12. 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原因是( )。
A.壟斷
B.外部性
C.市場失靈
D.信息不對稱
13. 買賣雙方在不對稱信息的情況下,質量差的商品往往將質量好的商品驅逐出市場的現象稱為( )。
A.逆向選擇
B.道德風險
C.趨利行為
D.敗德行為
14. 為了保護和促進競爭,限制壟斷和反對不正當競爭,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明晰產權
B.法律手段和公共管制
C.稅收合補貼手段
D.合并相關企業(yè)
15. 科斯定理的含義是( )。
A.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
B.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最小,那么無論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實現資源的帕累托最優(yōu)
C.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的,就可以實現資源的帕累托最優(yōu)
D.無論財產權是否明確,只要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就可以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yōu)
16. 從社會最終使用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方法是( )。
A.生產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轉移法
17. 按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其公式是( )。
A.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凈出口
B.國內生產總值=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C.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
D.國內生產總值=居民消費支出+固定投資支出+政府購買+凈出口+折舊
18. 各單位按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應包括( )、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和營業(yè)盈余。
A.最終消費
B.勞動者報酬
C.資本形成總額
D.凈出口
19. ( )表示了整個社會的儲蓄(私人儲蓄和政府儲蓄之和)和整個社會的投資的恒等關系。
A.I=S
B.I=S+(M-X)
C.I=S+(T-G)+(M-X)
D.I=S+(T-G)
20.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是( )的前提之一。
A.生命周期理論
B.凱恩斯消費理論
C.持久收入理論
D.所有消費理論
![](https://img.examw.com/jjs/images/WeChatGroup.png)